桂山镇

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桂山镇位于广东珠海市香洲区的桂山岛,原名垃圾尾岛,1950年,全国已基本解放,盘距在珠江口万山群岛的国民党残敌重集兵力,企图负隅顽抗,我人民解放军“桂山号”等军舰于5月25日向守敌发动进攻,战斗中,中弹着火的“桂山号”在垃圾尾岛吊藤湾抢滩登陆,强占阵地,与国民党陆战团展开生死搏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经过半天的激战,“桂山号”大部分同志都壮烈牺牲。他们的生命为后继部队的最后胜利开辟了道路。为缅怀“桂山号”英雄的光辉业绩,1954年,珠海人民将垃圾尾改名为“桂山岛”。
桂山镇由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镇政府驻桂山岛,全镇由 22个大小岛屿及8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组成。与中心洲岛、牛头岛相连之后,陆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桂山岛群地处港、澳、深、珠之间的近海海域,大西、大濠等六条国际航道贯穿其中,著名的珠江口国际锚地设在其间,与兴建中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咫尺相望。现有常住人口2100多人,流动人口近8000多人。
桂山镇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中转仓储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水深港湾多,适合于建多泊位的深水港口,是发展中转仓储业的好地方。二是旅游资源。桂山舰登陆点是珠海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岛的西北部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是国家四大自然保护区之一;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吸引众多港澳好手前来一显身手;而赶海打鱼,网箱垂钓,渔家灯火等神秘的海岛渔村民俗风情,亦令人流连忘返。三是渔业资源。桂山镇海水养殖场是全省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之一,养殖了几十种高档海鲜,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可升降式深水大网箱养殖试验正在这里进行。
2、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桂山镇自然概貌桂山镇位于新平县东北部,地处五桂山南麓,南临平甸河;东与扬武镇和峨山县化念镇相连,西与平甸乡接壤,是新平县城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信息中心。境内地势南北高、东西低,镇域境内最高海拔照壁山2 182米,最低海拔亚尼村委会1 150米,气候属温带,日照充足。主要山脉有五桂山、三台山、飞凤山、小横山、照壁山、光头山、黑子白克山、小团山、红沙坡、勒达山等。主要河流有平甸河、石头河、亚尼河、洒西因河、古城岔河、亚尼岔河。全镇共有土地面积9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 604亩,其中:田4 459亩,地1 145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43亩。镇域内有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龙泉公园、桂山公园、河滨公园、小花园和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民广场。大新公路横穿镇域东西,剖为南北两半,建有集贸市场7个,是新平县商贸集散地和中转站,逢3、8日赶集,市场繁荣活跃。
人口•民族镇域总户数11144户,总人口33194人(含县属机关),其中:男16 843人,女16 351人;农业人口13 173人,非农业人口20021人;少数民族人口12 466人,占总人口的37.6%。农村劳动力9 355人,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5 141人,占总劳动力的55%,人口自然增长率5.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6人。
行政区划全镇辖6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26个居民小组,27个村民小组,66个自然村。
经济概貌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2117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25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100万元,农业总产值4 158万元 。年内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20.3万元,支出500.9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 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880元,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 140万元,同比增20.2%。
农业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通过贯彻县九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代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镇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年内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 158万元(现行价),比上年增16%。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1 032亩,比上年减6%;复种指数196%;粮食播种面积5 184亩,比上年减5%;粮食总产184.58万公斤,比上年减0.2%;农业人口人均产粮140公斤,比上年增29.6%。烤烟种植150亩,比上年减64.3%,产量0.97万公斤,比上年减60.2%;蔬菜种植面积5 116亩,比上年减4 %,产量946.4万公斤,比上年减4%;水果种植面积1 064亩,比上年增90%,产量70.49万公斤,比上年增336%。
乡镇企业2004年有个私企业1 634个,其中:个体1 588个,私营46个;从业人员4 530人,其中:个体2 730个,私营1 800人;企业营业收入完成32 310万元,比上年减13.2%,其中:个体经济26 040万元,私营企业6 270万元;现价总产值完成22 905万元,工业现价总产值6 100万元,现价增加值5 490万元,工业增加值1 442万元,实现利税2 488万元,实交税金550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凉鞋98万双,红砖600万块;出口产品产量:女服装2.5万件,完成出口创汇25.1万美元。
商业•贸易2004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40户,新设立私营企业18户,新增从业人员308人,新增注册资金1 205万元,全镇全年总注册资金2 317万元。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农副产品采购总额比往年有较大增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8万元,比上年增25%;有集贸市场7个。
金融•保险2004年,全镇金融整体运行平稳,储蓄存款增长迅速,贷款结构继续优化。年末,全镇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 389万元,比上年增2 988万元,增40.3%,储蓄存款余额6 875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金额83.4万元,累计投保人数2 487人。
科技2004年全镇科技机构6个,分别是科委、科协、农科站、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有科技人员23人,建立科技农研会5个,科技示范组12个,科技示范户495户。举办政治理论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期,其中:科普进社区宣传教育培训1期,43人;养猪培训4期,196人次;小秧虫害指导及中耕管理培训4期,544人次;甜玉米栽培技术培训1期,46人;黄瓜栽培技术培训1期,43人;美国红提和青提葡萄培训2期,66人;美国金银超甜玉米培训1期,56人;养鹅培训2期,79人次;满膛红萝卜1期,41人;反季蔬菜培训2期,91人;姜柄瓜培训1期,33人;“阳光工程”培训7期。农民扫盲班2个,共出科技宣传栏12期,发放《新平科普报》1440份;投人科技经费5余万元,自筹科技开发资金18万元,引进试验推广国丰8号辣椒78亩,试验推广美国超甜玉米56亩,试验鲜切百合花2亩,推广杂交姜种植120亩,试验柑桔新品种2个,推广杨梅新品种2个200余亩,推广油桃新品种2个100余亩,推广DLY仔猪4 500头,推广优良家禽8.6万只,推广优质牧草种植301.3亩,推广大棚设施农业120亩。
教育2004年,全镇共有学校8所(含教学点),其中:小学7所(点),在校生2 530,教职工195人;中学1所,在校生1 569人,30个教学班,教职工96人。小学人学率达到100%,辍学率0.2%,初中入学率100.6%,辍学率0.5%;全年共续、改(扩)学校建筑面积2 684平方米,总投资约200万元;年内,筹资6万元用于桂山中学语音实验室、城域网、桂山一小城域网、桂山二小“模式三”建设。全镇教育继续保持在全县领先地位。
文化全镇有文化站l个,藏书1 890册。以清理整顿无证经营、违法违规经营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6次,利用各种节假日适时开展好文艺调演、才艺表演及演讲、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种比赛活动79次,购置一批活动器材,为社区群众提供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极大地促进了全镇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广播覆盖率为85%,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差转台3座,电视覆盖率达95%,全镇共有电视机10 029台,普及率达90%。
体育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配合县体育局开展好“小康体育特色县”工作,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参与县委、政府举办的庆祝建国55周年文化系列活动,分别获男队、女队篮球赛第二名、第一名,建国55周年文艺调演一等奖。2004年,桂山镇被县委、政府评为“体彩杯”先进单位、五桂社区被评为体育特色社区。
卫生全镇有卫生医疗单位18个,其中:镇防保站1个,村卫生所5个,个体行医户12个,病床总数24张,医务人员20人。深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和《母婴保健实施办法》及《云南省母婴保健条例》,结合全镇妇幼卫生工作实际,抓好“六个管理”、“三项监测”,切实加强流动人群中孕产妇保健管理和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降低“两个死亡率”。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4.6%,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5.95‰和0,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计划生育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黄牌警告”制度,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年内共出生人口188人,人口出生率10.42‰,同比减1.82‰,死亡94人,死亡率5.21‰,同比增0.1‰,人口自然增长率5.27‰;计划生育率达100%,综合节育率87%;“三术”率为84.7%。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为全镇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5户,首批兑现一次性奖金9.8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村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教育农民树立文明意识、科学意识、法制意识,文明集镇创建下作不断向前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镇共有省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单位11个、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单位52个、文明村1个,“十星级”文明户2 188户。2004年桂山镇被云南省文明委、云南省爱卫会评为云南省2003年度“三讲一树”活动先进单位;被市文明委表彰为玉溪市文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