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马灯

金华上山文化遗址旁边的村子里,依旧流传着鲜为人知的民间瑰宝——「轮马灯」。
马灯是一门纸扎艺术。马灯舞起源的历史背景说法很多,分布也很广。舞马灯,因文化背景不同又有不同的数量和阵法。以前在别的地方见过的马灯舞都是人套在马灯中间双脚走出舞步跳出阵法的,但是浦江农村的却是轮马灯。舞灯时,人在马灯后面推着这个小轮车,舞出不同的阵法等等,非常独特和有趣。
轮马灯在浦江全县皆有分布。马灯始于我国清朝时期,至今近百年历史。马灯的两块灯头牌由村集体制作,每户负责绑扎一匹马,每逢喜庆佳节就自发演出。每年正月初十起灯,元宵后散灯。一兴三年,隔三年再兴。其工艺以竹扎纸糊、春节前染好12样色纸,剪成细毛、内衬一层同色纸糊上马身,按每色两匹编队,每匹马扎在装有一前一后两个木轮的木架上,以便推动表演。
浦江轮马灯已经被确定为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