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古镇

龚滩概述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
龚滩旅游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龚滩古镇可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镇媲美。
龚滩古镇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连全镇,街边是古香古色、临崖高挑的木制吊楼;是访古、猎奇、探险的理想景区。乌江干流龚滩至万木段,全长60余公里,包括龚滩、清泉两个古镇及乌江一级支流阿蓬江龚滩至大河口段,堪称乌江画廊之精华。

龚滩古镇三教寺是庙非庙——没有一座神像,没有一根香烛,神殿早已经成了民居。相传三寺庙曾经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居。崇祯三年(公元1636年),秦良玉奉旨率精兵北上收复了华北永平(今唐山市)四城。 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秦良玉和五百四川僧兵。这些僧兵婉言谢绝了皇上的赐官封赏,一致要求求皇上恩准和尚可以娶妻为室,可以开戒吃荤。崇祯皇帝慷慨应允。勤王有功的僧兵回到石柱、酉阳等地之后,照常当和尚,但从此可以娶妻,可以吃肉。他们既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同时对于儒家的学说也非常尊崇。因此,他们所在的寺庙,就称为三教寺。
龚滩古镇位于国道319线旁,是黔江民族风情旅游区的景点之一。自重庆沿乌江航道可直达龚滩,彭水至龚滩的公路路面平整,酉阳至龚滩公路改造基本完成。重庆、涪陵、彭水有直达龚滩的快艇,黔江、酉阳已开通到龚滩的旅游专线。景区内交通以乌江航运为主,现有电瓶飞船、舢板船、机动船等运输工具,还有人工抬轿、骑自行车、骑牛等特色交通。
县城内有二星级(准二星级)宾馆三家。龚滩的食宿饭店能同时接待200人,旅游船同时接待100人。已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能收到手机信号。
曾经举办过世界攀岩赛。
历史沿革据可考资料龚滩古镇已有1700余年。今龚滩,即古涪陵郡汉复县。《寰宇记》:涪陵郡汉复县,属巴郡,蜀立郡于此。贾耽《四夷述》云:“汉复,郡治”。《元和志》“汉涪陵郡也”。《太康地记》:涪陵郡汉复。刘琳《华阳国志较注》“汉复县,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昔酉阳县龚滩镇。西晋未废。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彭水、石城二县地置洪杜县),属黔州。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北移于洪杜溪。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移理龚湍,即今龚滩”。胡三省《通鉴》注:“今黔州洪杜县是其故里。按:唐之洪杜县即酉阳县之龚滩”。天宝元年(公元742)属中郡,乾元元年(1192年)设罾潭巡检司,辖龚滩。据原签门口有一石后琢字碑记载:“明万历年四月七日(1573年4月7日),后山坡上凤凰嘴左边岩崩,滚塞乌江涌行船,那时在龚、游、翁、梅、陆、龚姓中,龚姓打死不少,因此得名龚滩“。
清乾隆元年(1736年)酉阳改直隶州,以龚滩属关隘要地,距州城遥远治理难周,故设巡检司于此,以“统摄之”。乾隆二年(1738年),龚滩还有大堂、二堂、花厅,大堂管刑事案,二堂管民事案,花厅管地方绅士诉讼,后为大保、团总、乡约,大保管政权,团总管军权,乡约管地民。清末民初,龚滩设分县(龚滩县佐),民国23年(1934年)前,镇压下设里、闾,后镇下设保、甲,镇辖7保8甲半。
自然地理龚滩镇地处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的结合部,乌江、阿蓬江的交汇处,酉阳县城至彭水县城公路穿越龚滩中心集镇,龚滩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在500万吨以上,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即是川(渝)、黔、湘、鄂客货中转站,素有“钱龚滩”之美誉。全镇幅员面积13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7个组,2.1万余人,有耕地面积2.6万余亩,森林面积7.8万余亩。
龚滩镇立体气候较为明显,适宜杨树、烤烟、水稻等粮经作物的生长;盛产半夏、青蒿、厚朴、天麻等名贵中药材;煤、铁、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在300万吨以上的“乌江黑”大理石正逐渐得到开发利用;银杏、水杉等珍贵树种和水獭、大鲵、红腹锦鸡等珍稀野生动物极为繁多。
民俗文化龚滩镇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独特。龚滩古镇源自蜀汉,置建于唐,曾是郡县首府所在地。至今有1700余年。长约2公里的青石板街和支撑于乱石悬崖的纯木吊脚楼是龚滩古镇两大建筑特色,被有关专家赞为“建筑艺术上的奇葩”,是多家影视剧创作拍摄基地,国画大师吴冠中的《老街》便产生于此。二00一年十月,龚滩古镇被评为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首。百里乌江画廊(亦称乌江三峡),其景致不亚于新三峡和大宁河。古栈道、百年风雨廊桥、中华第一大石磨等景点镶嵌其上。二00二年五月二日至四日成功举办的“中国重庆酉阳首届国际攀岩挑战赛”,就选址于乌江画廊的万仞绝壁上。阿蓬江在龚滩境内长约20公里,道窄滩多,峡谷深遂,风光旖旎,漂流惊险刺激,被誉为“乌江第一漂”。间隙喷泉、萧洞、马鞍城等50余处大小景区景点点缀古镇周边。
漫长的历史孕育了龚滩浓厚的民俗风情。其代表有:一是食宿独特。饮食特色有:香菌丸子、老蜡肉炒山蕨巴、猪蹄风萝卜、排骨干虹豆、烧白、土鸡炖苕粉、罐海椒、老南瓜绿豆烫、炒绿豆粉、凉豆腐、豆花等;古镇千家居在设施、接待上均是古镇遗漏下来的传统,住宿其中,更有清风揽月,临江听潮之意境;三是工艺别致。藤编、根雕、奇石、花卉、刺绣等工艺品堪称一绝,倍收游客青睐;四是戏曲幽雅、精美。土家摆手舞、阳戏、马马灯、哭嫁、孟兰节放河灯、元宵闹花灯、元宵说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