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藤黄檀

种中文名:藤黄檀

种拉丁名:Dalbergia hancei Benth.

种别名 :金合欢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属中文名:黄檀属

属拉丁名:Dalbergia

国内分布: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

命名来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中国植物志:40:108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木质藤本状的落叶攀援植物。浙江温州地区俗称其为金合欢、子孙藤等。幼枝疏被白色柔毛;托叶细小早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夜间闭合。小叶片9~12枚,小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长10mm~21mm,宽6mm~12mm。

藤黄檀常生于山坡、溪边、岩石旁、林缘灌木丛或疏林中。安微、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均有分布。

藤黄檀的桩干屈曲自然,叶片小,耐修剪,是制作盆景的好素材。得到桩头后,根据桩相,先要进行截干,可按桩头直径6倍截定高度。有园地的先栽在地上培养桩坯1~2年,以后再上盆。藤黄檀喜阳光,稍耐阴,并耐修剪彩,一年可进行2~3次修剪(夏、秋各进行一次修剪,大寒时节已落叶,可进行一次重剪)。因藤黄檀的芽距疏,修剪时根据腋芽生长方向和需要,最多只能保留2个腋芽,余下的剪除。为防不测,可多预留一个腋芽,待萌芽后根据需要再进行剪除,这样生长的枝条紧密强壮。

盆土需保持湿润。夏季7~8月间,水分蒸发量大,晴天要遮荫。一旦发现盆土坚硬发白,叶片闭合下垂,要马上大量浇水,很快会恢复;但第二天部分叶片发黄脱落,影响观赏。

最低海拔:300

最高海拔:1200

生 境:山坡灌丛中或溪沟边

湖北分布:宣恩,咸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