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

海都(1235~1301)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之孙 ,合失之子。窝阔台汗国的实际创立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海都以成吉思汗曾经说出,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因此他不断反忽必烈,积极谋求自立为大汗。他为人聪明能干而狡诈,逐渐纠集部众,以海押立(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尔)为基地,势力日盛,成为窝阔台系诸王的首领。至元六年(1269),海都同八剌等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于答剌速(今塔拉斯)河畔召开忽里台。众推海都为盟主,一致对抗忽必烈和伊利汗阿八哈,誓约保持游牧生活与蒙古习俗。从此,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元军虽始终占上风,却无法彻底击败海都。八剌死后,海都扶植其子笃哇为察合台汗国之汗,建立了窝阔台、察合台两汗国的联盟,连年对元朝统治区发动侵掠。成宗大德五年(1301),海都与笃哇的联军越阿尔泰山南来,忽必烈之孙甘麻剌和皇侄海山率元军迎击,两军激战,海都和笃哇取胜。海都死于归途,子察八儿继位。海都等兴兵同忽必烈长期对抗,迫使忽必烈全力应付,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东亚、中亚、西亚人民大量流徙死亡,田野荒芜;同时也扩大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内讧,进一步加深了各汗国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