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The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前身为物理系,始建于1923年,重建于1959年,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2002年4月重组为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2006年11月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学院。 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和105名硕士生,著名物理学家朱自强、胡南琦教授等先后在学院任教。学院现有1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2个重点学科。学院下设4个系、1个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光学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学科分别为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信息光子技术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所分别为:光子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特聘教授1人、教授9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学院设有“凝聚态物理学科省特聘教授岗”。 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人,研究生近百名。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世行贷款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50余项,国家和省教改项目26项。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29项,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B”、“Optics Letters”、“光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美国田心棣教授、欧特瓦教授、日本北川教授、香港杨志宇教授和中科院何作庥院士、干福熹院士、邹广田院士、徐大雄外籍院士等著名专家曾应邀先后来院讲学。毕业生考研率为50%,一次性就业率为95%,均位居学校前列。

专业设置

物理学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高、中等学校进行物理教学与科研以及能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培养掌握检测系统与仪器设计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质量管理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电子、通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产品应用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