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名

鲱鱼籽

汉语拼音

fei yu za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功效

补虚;平喘

科属分类

鲱科

主治

脚气病;喘息

生态环境

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沲游生物,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山东产卵块在荣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径1.3-1.6mm,怀卵量1万-2万粒。

采收和储藏

产卵前捕捞,捕后,剖腹取卵,焙干。

资源分布

分发布于渤海、黄海。

动植物形态

太平洋鲱,体侧扁,长25-35cm,冻中大,头顶有一浅凹,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侧上位,有脂眼睑,眼间隔浅凹。口小而斜,前颌骨小;上颌骨宽,长方形,并有辅上颌骨两块;下颌较上颌略长。下颌、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上颌及颚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20+36,细长而扁。圆鳞中大,纵裂鳞52-54,无侧线,腹侧具弱棱鳞(25-28)+(12-13)。背鳍15-17,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臀鳍17-18,胸鳍17,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9。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腹部银白色。

功效分类

补虚药;平喘药

药材基源

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每次2.5-5g。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