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科联
出科联:(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干甫,号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后裔;福建惠安涂岭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二世祖。
出氏祖先在元代为派往监督县令的元官“达鲁花赤”。明初,元官纷遭杀戮,因出氏祖先较为爱民,得乡民帮助,藏匿定居,在洪厝坑流传下蒙古族一支。至出科联,已历十几代。
出科联生平析朗读书,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受知于程学宪,补弟子员,旋朗冠三军,补邑优行廪生。清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三十岁登本省乡试榜首第一名(解元)。清乾隆已末年(公元1739年),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特受检讨。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书法家,惜其墨迹均已不传。
出科联曾随乾隆大帝下江南巡游,清世祖皇帝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得姓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乾隆大帝当即称誉:“好个奇姓!”
出科联以玉言报达家乡。太史公虽行成名立,而年不停挺,好奖诱后进而秉性刚方,不与时俯抑,放在史馆十余年不得迁。
出科联与族人敦诗说,言孝言慈,而于读书一节尤于,郡太守聘主梅岭书院掌教。胡天不永其年,竟终于清乾隆丙酉年(公元1765)农历7月14日寅时,距生清康熙已丑年(公元1685年)农历2月12日寅时,终年四十五岁。
嫡配何氏先殁,副室蒋氏,孝男二:长子出火娟,何氏出;次子出火甫,蒋氏出,女四:承、重、孙、倌,孙室曾一孙,男王秀,余绳未久合以也。请乾隆甲辰年农历11月3日葬于陈厝坑乡厝后燕山之麓祖墓右边。穴坐乙向辛兼卯酉,分金卯丁酉,分居两广,嫡氏先殁,与生孙(字克仲)合葬小坝打蛇厝后,地名夫人墓。(不孝承重孙倌稽桑叩志。)
附_出科联律诗二首:
《七律·游庐山》:“庐山竹叶几春秋,云镇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洲。一时光景看不尽,天缘有运再来游。”
《七律·故乡别主笺》:“远别家山岁月宽,空斋萧洒故情欢。芸宪政读勤磨砺,自可回首蔗境观。结庐人境绝嚣尘,正似山居木石邻。遐想英才看荟萃,黄叨遴选沐皇仁。山气清奇灵秀增,衣冠文扬昔峥嵘。而今抚树兼怀古,松护峰峦半阴晴。回顾山头万叠寿,回环曲水腾兰亭。流连此地真难得,即景题诗兴舍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