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农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辛农场

江苏省东辛农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国际海港城市----连云港市境内,东眺黄海,北倚云台山,是江苏省大型国有综合性农业企业,江苏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农场始建于1950年4月,拥有土地总面积3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全场总人口4万人,职工1.2万人,各类技术人员1200人。农场下辖5个机关科室、2个服务中心、10个农业管理区、1个盐场以及东米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供水、供电等经营性服务企业,是集种养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东辛农场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交通十分便捷,距宁连高速17公里,京沪高速19公里,连徐高速20公里,距陇海线新浦火车站23公里,距机场31公里,距国际海港连云港仅为33公里。

邮电通讯十分发达,场内现有铁通、电信两家分支机构,联通、移动两家办事处,可迅速安装电话和连接因特网、宽带网。

农场目前拥有12600KVA综合变电所1座,现有设计日供水8万吨水厂1座,电力、水资源比较充足。

农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高达950mm,年平均光照时数达2250小时,无霜期长达220天。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近年的改革改制,东辛农场已成功的从生产经营性企业向管理服务型企业转化。万亩管理人员仅为8.9人。已造就了一支高效、廉洁、务实、开拓,充满活力的管理队伍。日趋完善的管理使农场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第三产业更具活力,龙头带动作用更趋强大。

种养业:种植、养殖业是农场的基础产业。全场耕地沟、渠、林、路、桥、涵、站配套,拥有自成一体的封闭灌排体系,灌排自如通畅,确保百日无雨能抗旱,日降雨200mm不受涝。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0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00余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5%,其中小(大)麦达95%以上。农场常年种植小(大)麦8万亩、棉花7万亩、水稻8万吨、秸秆14万吨。全年粮食总产7万号,皮棉总产13万担,林木覆盖率17%,拥有意杨林3万余亩。农场多年坚持的“统一作物布局、统一关键技术措施、统一订单产品、统一种子供应、统一农药供应、统一参加农业保险”的“六统一”措施,使得农场比地方更具有优势。大小麦单产1000斤以上,水稻1300斤以上,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养殖业以肉鸡、肉羊、肉鸭、奶牛养殖为主。年养殖肉鸡500万只、肉羊8600只,存栏奶牛4000头,年产鲜奶6000吨;拥有淡水养殖面积10000亩,年产各类商品鱼5000吨。

加工业: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拥有固定资产1亿多元,从业人员5000人。骨干企业有东米食品有限公司、大华种子东辛分公司、东耘棉花公司、维维双宝乳业公司、粮食加工厂等五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东米食品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唯一肉鸡加工出口企业,现有年屠宰加工800万只毛鸡的生产线2条,以及相配套的速冻、冷藏、化验检测等设施设备, 1986年开始对日本、沙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年出口各种肉鸡产品5000吨。2002年东辛农场利用已建项目,筑巢引凤,使双宝乳业公司与维维集团成功合资,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江苏维维双宝乳业公司,并投资750万元兴建了每期暂养2500头奶牛隔离检疫场1座;陕西杨凌金澳畜牧有限公司也投资750万元用于东辛农场内建设每期暂养2500头种禽隔离检疫场1座,直接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优质奶牛。维维双宝引进的“公司+农户”的养殖新模式具有很强的带动辐射作用。现在维维双宝公司已成为苏北最大的鲜奶供应基地,产品覆盖连云港、淮阴、盐城、徐州等地区。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以生产、生活服务为主体,包括农资经营、农业技术、农机服务、金融、电信、医疗、交通等行业。农场城镇范围达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5万人,占全场总人口的35%以上,已成为农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场以场部为重点的三产从业人员达3000人,拥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年实现三产增加值近亿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场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曾多次受到江苏省政府和农业部等部门的表彰嘉奖,先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省一体化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被农业部评定为一级农机管理标准化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财政部授予“八五”期间全国农垦扭亏增盈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农垦“十佳”企业;被江苏省农业银行评为特级信用企业;被农业部首批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