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释义词目:侠义

拼音:xía yì

基本解释

[knight-errantry] 指为人仗义,肯于助人

详细解释

1. 谓见义勇为,舍己助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即如这桩事, 十三妹 原因侠义两个字上起见,一心要救 安 张 两家四口的性命。”叶圣陶《倪焕之》三十:“那同事想到两年来的友谊以及最近时期的相依飘零,涌起一种侠义的心情,故而负责地这样说。”

2. 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之士。

清 刘城 《古意寄答友人》诗:“ 平陵 古荒郊,自昔多侠义。”

基本概念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义”一词应该说是从武侠小说里引申出的一种精神,一种类似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侠义”从字面意思上便可看出它是一种抽象的思想表示,并非实物,而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热情。具体的,如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等,这些都包含了“侠义”,“侠义”在小说中也许只是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江湖儿女的专利,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人物,雷锋也许就是代表。

旧派武侠小说中,侠义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只是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往往不能包含所有临近民族或者说是兄弟民族,不能针对天下所有人.有较强烈的大民族思想.排斥外族.

新派武侠小说中,侠义精神有了发展和壮大.不再只是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可以上升到代表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全人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