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previous music

yí shēnɡ

(遗声)

1.指过去留下的乐曲。《礼记·乐记》:“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馀谣。”《宋史·乐志十七》:“此谱,相传即 开元 遗声也。”

2.犹馀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而此孺子遗声抑扬,不可胜穷,优游转化,馀弄未尽。” 南朝 宋鲍照《乐府·升天行》:“ 凤台 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宋 苏轼 《张安道见示近诗》:“云见 浮丘伯 ,吹箫明月岑。遗声落 淮 泗 ,蛟鼉为悲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

3.泛指留下声音。 金 元好问 《秋望赋》:“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

4.谓留下好名声。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王虽薨徂,功著丹青。人谁不没,贵有遗声。”《宋书·颜延之传》:“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己,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