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军
李朝军,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1994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精细结构与功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发育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动物学会生物技术和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获得教育部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基金的资助。
1984年进入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学习,1988年于南京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研究生,1994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到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遗传研究室工作。1996年到1998年于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1999年6月到2000年5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01、2002及2004年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做短期访问。
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青年基金一项。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2篇论文为SCI收录。
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为细胞增殖与细胞分裂的信号转导调控,目前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 细胞分裂调控研究:采用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标记钙离子信号途径中的调节蛋白钙调蛋白及蛋白激酶,将基因导入活细胞内使其表达,观察该蛋白质在细胞周期进程中的空间分布变化,以及与其他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细胞成为一个“微试管”,研究蛋白质在活的细胞内的分布和功能,从而得到与死细胞相比更精确、可靠的结果。目前研究集中在胞质分裂的调控研究。
2. 低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低氧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很大的关系,低氧通过转录因子HIF诱导VEGF,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引起血管发生,从而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我们从低氧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克隆了一些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并正在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3. 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生长调控的研究:细胞外基质(ECM)提供了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浸润、迁移、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ECM在细胞内的连接分子如β-catinin及其信号控制ECM的作用,进而调控肝硬化的发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