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全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双全:男

, 1963 年 6 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1 — 1985 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得学士学位, 1998 年取得博士学位。
1985 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目前从事煤分析、转化和加工利用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碳质吸附剂制备及分析。
主编《煤化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副主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手册》(科学出版社)、副主编《煤化学实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参编《洁净煤技术与矿区大气污染防治》(煤炭工业出版社),其中《煤化学》 2005 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 Ei 收录 5 篇
教学课程:仪器分析、煤质分析、煤化学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江苏省煤化学化工特色专业建设,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05-2007,负责人。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教材:
(1)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煤炭高等教育,2005.2第一作者;
(2)化学过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研究,2004.2,19,第一作者;
(3)《煤化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6,主编,2005年江苏省精品教材;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变压吸附活性炭制备技术开发,2005.7-2007.3,宁夏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05GG-10203;
(2)高吸附超低灰活性炭的制备研究,2004.3—2005.3,宁煤集团资助;
(3)颗粒糖碳的制备研究,2004.3—2005.3,宁煤基团资助;
(4)非沥青粘结剂制型焦技术开发,2006. 4-2009.3,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焦电厂。
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用以吸附分离CO2活性炭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6):683-686 EI收录,第一作者;
(2)山西无烟煤制备微孔活性炭的试验研究,新型炭材料,2004.19(1):57-60 SCI收录,第三作者;
(3)吸附汽油蒸气活性炭的制备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6):817-820 EI收录,第二作者;
(4)建用复合添加剂调变活性炭孔隙制备中孔活性炭,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4):463-466 EI收录,第一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张双全,男,1952年10月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技术通讯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学科评议专家与生物技术专家;江苏省基因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药物超分子材料及应用实验室副主任;南京市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公会会员;世界专利交易评估及促进委员会“国际专利事务评估师”。《中华中西医杂志》编辑部专家委员会常务编委。
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同年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昆虫免疫和抗菌蛋白的研究,1986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在美国南加洲大学医学院从事抗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的研究。1994年2月回国后至今主要从事细胞因子和抗菌肽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了本科生主干课程《生物化学》,《生化实验原理及其实验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生化专题》和研究生主干课程《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高级生物化学》和《生化专题》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1.人和动物细胞因子及其抑制剂基因重组与免疫佐剂的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
2.抗菌多肽的分子结构、基因重组及其抗菌、抗癌、抗炎机制和应用研究。
3.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化学修饰、及其衍生物的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