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整形
一、下颌角的解剖
由下颌骨的下颌支和下颌体组成,外层附着咬肌,皮下组织、皮肤,在面部左右对称(正常时)通常如果该角角度过大会影响美观 临床称之为下颌角肥大,这时需要下颌角整形手术得以改善。
临床上肥大下颌角整形修复有两种方法:
1.肥大下颌角整形术;主要针对的下颌缘升支过长,造成角度小于120,严重的成直角。可通过切除过大的“角”,使角度回归120°,曲线流畅。手术时间短。
2.肥大下颌角整形瘦脸术;主要针对肥大下颌骨,将下颌角升支(骨外板)磨除,使正面看宽大的下颌变得尖瘦,具有瘦脸效果,脸型流畅.。
下颌角整形之建议性手术方案:
过度肥大影响外观者,建议用肥大下颌角整形术,恢复到正常脸型.
中度肥大想瘦脸者,建议用肥大下颌角整形瘦脸术,真正达到明星瓜子脸的效果。
轻度肥大颅骨偏小者,建议用下颌角整形磨骨方法就行,因为不用去太多的骨头,修一下型就可以了。当然要考虑每个人的五官协调性,不能一味追求瘦脸,还要考虑颧弓之间的距离。
医生资历;能够做“肥大下颌角整形瘦脸术”的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口腔颅颌面外科的深造,因为下颌角整形手术属于口腔颅颌面修复整形范畴。
医用设备;外科动力系统包括往复锯、摆锯、磨合钻,全套下来价格昂贵,但可应付所有手术,有些科室设备不全,便限制了医生的手术范围,也就影响了求美者的术后效果。
二、下颌角的美学标准
长期以来,有关改善脸型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重视。这是因为脸型与容貌美丑关系极大,理想的脸型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脸型不理想,即使五官条件再好,有时也会使容貌美丧失殆尽,造成个体在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明显压抑。
脸型作为一个人,一定行为和文化特征的外表征象,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有着不同的美容学内涵。
在我国,历来认为卵圆形脸型即俗称的“瓜子脸”或“鸭蛋脸”是最理想的。尤其对于女性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种脸型,无论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都是比例协调的。而且。下颌角隐蔽,外形轮廓线流畅,具有曲线线条的美学优势,能充分体现曲线美。
另一方面,作为我们亚洲人来说脸型较平面不如西方人突出,只有卵圆形脸型所衬托的五官最美。即使不加修饰打扮也给人以清秀温柔之感。换言之,能充分体现自然美。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追求美、崇尚美已成为社会时尚。
通过社会影响,人们总在按照文化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求美行为,总希望自己的容貌,特别是脸型,符合当前公认的俊男靓女的标准。所以普遍追求卵圆形脸型。
现代美学认为“和谐”是容貌美三要素中的最高级形式。
首先,垂直方向的和谐是美的面型规律性表现形式之一。有人认为正常面下1/3与面中1/3高度应该大致相等。有人则认为面下1/3高度应接近面中1/3高度。但无论如何,面下1/3必须有足够高度才可使表情自然。这是容貌美的重要基础之一。若面下1/3高度明显小于面中1/3高度,便会形成短面印象。俗称“短下巴”甚至“没下巴”。颏部软组织往往代偿性前突,唇下丰满,红唇正常曲线丧失,呈现一系列衰老状态。多见于前牙咬合过深及牙齿重度磨耗者,也见于短面综合症和先天性小下颌,以及儿童期体外伤所致下颌发育障碍等情况。所谓短面综合症,主要来自临床印象,突出表现为短面方面面型,过去认为非手术矫治不可改观。
另一方面,面部和谐还要求宽度协调。美貌人群面中部宽度(双侧颧弓间距)均约为面下部宽度(双侧下颌角间距)的1.3倍。若面下部宽度等于或大于面中部宽度,均属宽度不调。从正面看双侧下颌角部多过度外展,且嚼肌肥大,膨隆,前牙咬合过深过紧,给人以方面之感。从侧面看下颌角的角度每小于正常人均值120度,甚至成为直角状。对于男性这虽可说是具有阳刚之气,但于女性则完全失去了灵秀与美丽。
对称是面型美的另一种规律性表现形式,能给人以平衡、稳定之感,并带来美的愉悦。双侧面部绝对对称的人固然没有,但不对称若超过一定限度则为畸形,会使容貌美遭到破坏。只不过与面部协调性破坏相比是属于第二位的。
三、下颌角整形手术方法介绍
1、口外切口:是在下颌角处做一个3-5厘米的切口切除下颌角。优点: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比较安全;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器械,可以同时将咀嚼肌部分切去。
2、耳后切口:是在耳后做一个3-4厘米切口切除下颌角。优点:切口相对隐蔽,操作相对简单。
3、口内外联合切口:应用口腔内3厘米~4厘米切口和下颌下两个0.5厘米~0.8厘米大小切口,非常方便地去除肥大的下颌角,同时可以切除或磨削下颌骨外板和下颌缘,切除部分咬肌。优点:手术非常方便,许多初学者均采用该方法。下颌下的微切口经过一段时间恢复,痕迹将不明显。
4、下颌下微切口:就是应用口内外联合切口插入电锯的0.5厘米~0.8厘米微小切口完成所有的手术过程,切口在下颌的下面,3~6个月后该切口将不明显。优点:该方法口内没有切口,因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5、完全口内切口:是目前最好的手术方法。是应用口腔内3厘米~4厘米切口弧形截除肥大下颌角,同时可以切除或磨削下颌骨外板和下颌缘,可以切除部分咬肌。优点:因为整个手术只有口内切口,体表不会遗留任何手术疤痕,手术创伤相对于口内外联合切口要小的多,恢复也明显加快。韩国颌面整形权威河东镐采用微创的方式也是因为口内入路,避免了损伤面部血管、神经的机会。手术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下颌角整形适应人群
下颌角整形通过切除下颌角过于突出的部分,恢复正常的下颌角形态,使脸形变为美丽的椭圆形或瓜子脸。
1. 下颌角明显肥大、外翻,为明显的“方形脸”或“梯形脸”。
2. 单侧或双侧下颌角突出,两侧不对称。
3. 面部上下宽度比例不协调,两下颌角间距接近或大于两颧突间宽度。
五、下颌角整形手术方法
采用完全口内切口:口腔内3厘米~4厘米切口弧形截除肥大下颌角,同时可以切除或磨削下颌骨外板和下颌缘,可以切除部分咬肌。优点:因为整个手术只有口内切口,体表不会遗留任何手术疤痕,手术创伤相对于口内外联合切口要小的多,恢复也明显加快。也是因为口内入路,避免了损伤面部血管、神经的机会。手术的技术要求较高。
五、下颌角整形手术前注意事项:
1、下颌角整形手术前要拍头颅正、侧位X片,医生好准确判断去除的骨量。
2、下颌角整形手术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感冒。
3、下颌角整形手术前要做好各项全身常规检查,术前二周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活血药,及活血中药,月经期间不可做手术。
4、下颌角手术前一日应沐浴,洗净面部,去掉面部的化妆。
5、下颌角手术前一周禁止吸烟,术前三天禁止饮酒。
六、下颌角整形手术后注意事项:
1、下颌角整形手术后要求求美者必须留院观察3-5天。
2、下颌角手术后头面罩加压包扎5至7天,中途如无特殊情况不能拆开,如拆开后应及时包扎,注意检查有无压坏皮肤,如口内伤口放置引流条,则于术后48小时拨除;
3、禁用任何类型的可能加速血液循环,降低凝血机制、影响伤口愈合的补品、药品,如人参、阿斯匹林、活血药、减肥药、调经药等,如需要,应向手术医生咨询。
4、下颌角整形手术后前两天吃流食,且一个月内尽量避免用力咬较硬东西;进食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下颌角手术后三个月内不得做面部美容按摩,不得搓揉手术区。
6、下颌角手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可软毛牙刷轻轻刷牙。
适合下颌角整形的三种脸型第一种脸型:圆方形
脸型特征:属短形脸(即下巴较短),脸型宽但线条较平缓,没有突出的棱角[1]。
手术方法:磨骨手术。这种手术不需要切除任何骨头,只是使用专业的磨具将下颌角骨头外层磨薄,从而缩减宽度,可以磨掉的厚度比较有限,最多只有5到6毫米。
手术优点:技术简单,损伤程度较轻,恢复较快。
手术难点:改善效果有效,只适合棱角不太明显,仅需要做细微调整的脸型。
第二种脸型:正方形
脸型特征:属短形脸,脸型不宽但线条强烈,骨感较强,下巴短而尖端轻微上扬。
手术方法:下颌角劈开手术。这种手术是将下颚角的外层骨质切除,而不需要切掉整个小下颚角。
手术优点:这种脸型的人面部并非太宽,往往只是下巴往后的部位比较突出,通过切除部分下颚角,既缩减了宽度,又保留了原来的面部弧线。
手术难点:危险性较大,流血情况需控制,有凝血功能不良的人,或是贫血、有脸部血管瘤的人不适合使用该法。
第三种脸型:角方形
脸型特征:属典型国字脸,脸型宽而线条强烈,下颌角甚至往后突出,给人感觉咀嚼肌部位特别发达。
手术方法:下颌角切除手术。这种手术是将下颌角整个切除,但要注意切口的弧度必须与下巴搭配。
手术优点:改变幅度明显,下颌弧线可以重新塑造;咀嚼肌失去骨架的支撑力会慢慢萎缩,同时也解决了咀嚼肌肥厚的问题。
手术难点:技术难度高,危险性很大;要切开骨髓腔,流血情况需控制,手术者须经过筛选。
以上三种手术方法,难度和危险性逐渐增大,虽然个人可以根据脸型方正的程度,选择伤害性大小不同的手术方法,但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先将下颌角切除,再配合磨骨手术将下颌体适量缩减,并制造出良好的弧度,这样就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视觉改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