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刘俊华 男,1924年1月生,安徽省阜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教授、研究员。兼任中国家畜寄生虫学会理事、吉林省寄生虫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市发明协会委员。自1954年建立本所以来,一直负责寄生虫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该学科的奠基者和带头人,自1979年国家施行科研成果授奖制度以来,先后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四等奖5个,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个。在五、六十年代国内首次研制成锥虫补反抗原及系列诊断液,70年代在国内优先研制马巴贝斯虫诊断抗原解决了本病进出口检疫及诊断问题。80年代突破了国际认为“伊氏锥虫免疫无望”的议论,研制成“家畜伊氏锥虫多因素致弱苗”。90年代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橘皮提取物对人畜螨病有高度疗效并在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受国内外同行专家赞誉。作为导师先生负责培养硕士生7名、参与培养博士生4名、军内外进修生14名、完成5个年级寄生虫课教学任务。参予编著已出版的《家畜传染病学》、《畜共患病学》、《经济动物群发病学》、《吉林省生物种类与分布》……等8种书的寄生虫部分。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集体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

刘俊华 女,卫947年出生,湖北大冶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钢录山矿医院副主任护师。黄石卫校1967年护士毕业生。现护龄满30年,其中12年在农村基层医院工作,1980年调回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录山矿医院工作(相当于县级医院),于1982年又返回黄石卫校高护班进修护理管理一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胃镜护理10年;在历年的医疗实践中,熟练掌握各科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及危重病人的急救,指导各级护师、护士、护生的理论学习培训、书写论文;擅长于内儿科、外妇科护理、胃镜护理。1979年晋升为儿科护师,1988年晋升为主管护师,一直聘用。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护师。论文有《浅谈临终心理与施护》、《初探婴幼儿啼哭》、《母乳与免疫》等。其中《终临心理与施护》、《一例口服工业盐酸病人的急救》于1994年参加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在桂林举办的“全国首界基层医学学术研讨会”,并编入《全国基层医学经验文集》的内科分册和护理分册;最近正在学习肝病食疗与营养,企望能为慢性肝病患者开拓适宜的食疗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