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男,1962年6月生,甘肃临洮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兽药典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畜牧和饲料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兽医专业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分会理事。
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委专项等17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作为第一主持人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项、第二主持人4项、参加6项。目前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畜禽新型高效疫苗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和子课题“畜禽重大疫病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各1项,主持“863”项目“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子课题1项,参加“973”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研究项目1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集体荣誉证书;以第二主持人完成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研究”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截止目前累积生产该疫苗近10亿毫升,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职工标兵;2001年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另外作为完成人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有3篇获全国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主编出版《口蹄疫简明防制手册》专著1部,参编出版专著6部。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云南省新平县纪委副书记“使命在岗位,逢敌必亮剑。”
云南省新平县纪委副书记张永光在纪检监察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十八载,始终站在反腐败工作第一线,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用苦干、实干书写了一名优秀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的无比忠诚,印证了他“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
十八载反腐忠诚路,亮剑不言悔
张永光出生在新平县一个花腰傣村寨的农民家庭,1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家庭的不幸和困难使他养成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恪。1988年,由于工作需要,张永光被调任县监察局案件检查室工作,十八年来他毫无怨言,一心一意扑在本职工作上,在反腐败斗争的旅程中迈出坚实铿锵的步伐。
敢于办案,张永光在玉溪市纪检监察系统是出了名的。提起2004年查办的新平县种鸡场场长杨某等人贪污、受贿一案,办案人员记忆犹新。刚开始调查,杨某的亲属就托关系找领导说情,干涉办案,甚至诬告办案人员。然而,张永光拍着胸脯对办案人员说:“调查工作绝不能停止,作为分管领导,该案若出问题,我来负责。”最终杨某因受贿9.32万元等问题被开除党籍。
傣族是一个柔情似水的民族。张永光总是“以情感人”。
新平县鲁奎山矿冶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某受贿、侵占国有资产一案是新平县纪委近年来查处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案件。谈话刚开始,自认“天不怕,地不怕”的潘某根本不把张永光等办案人员放在眼里,甚至大谈自己为当地民族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张永光认真听他发牢骚,发现、分析着他谈话中透露的蛛丝马迹。他了解到,10月1日是潘某的生日,于是在中秋节特意买来蛋糕,安排潘某与大家一起过节并过生日,又让其与非常想念的女儿通电话。潘某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开始认真交待问题。
最终,潘某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6年,4名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的制裁,共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56.92万元。
十八载为民维权路,倾注多少情
张永光说:“自己的一切是党和人民给的,惟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才能不愧党,不愧民,不愧此生!”
一段时间内,新平县纪委经常接到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办事不公、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看着信访件上密密麻麻的鲜红指印,张永光暗下决心:决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当接到水塘镇旧哈村主任龙某贪污、挪用救灾款的信访件后,张永光迅速带领办案人员翻山越岭,进村串户调查取证。查清了龙某挪用救灾款5.6万元、贪污集体资金、销毁集体账目的事实,龙某及村报账员普某被开除党籍,同时受到了法律的惩罚,灾区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每次下乡工作,张永光总要到那些贫困的农民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坎上。
平掌乡柏芝村农民张连英,丈夫病逝,生活十分困难。张连英的两个子女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可家中的经济收入实在无力维持子女念书。张永光了解后,安慰张连英说:“再穷再难也不能让孩子失学,他们可是今后农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呀。”说罢,他把衣袋里所有的钱,数也没数就交给了张连英说:“这些钱给孩子读书用,有困难到县纪委找我。” 尽管自己家庭并不富裕,妻子下岗,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生活仅靠他一人工资维持,然而,面对不幸的家庭,不幸的孩子,他毅然与张连英结成扶贫联系户,尽力资助张家摆脱困境。
十八载风雨艰辛路,高唱奉献歌
查办案件中的苦和累有时超出常人的想象。在查处漠沙镇曼线村原党总支书记杨建周侵占集体资金、多收土地承包费一案时,正值酷暑,气温高达40度。为查清案件,张永光带领办案人员在曼线连续工作二十多天。像这样的苦,张永光说自己能吃,但提起因办案顾不了家,他沉默了。
为尽一份孝心,他把84岁高龄的老母亲接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一次一次的办案,一次一次的出差,让母亲担心自己年龄大会影响和拖累儿子的工作,只好回到气候炎热的老家漠沙。他的妻子说,老张常常出差在外,工作总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年幼的女儿想见爸爸一面都要盼好久。张永光记得,自从妻子易家英嫁给自己,简陋的家里惟一增添的就是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加上结婚时的三门柜和两张单人木床就是全部家当。妻子2000年下岗,张永光却说:“我的岗位不允许我去求别人,我的工资可以养活你。”县上有政策安排下岗工人再就业,但条件是全家人的平均收入要在低保线下。张永光非常坚定地说:按低保水平我家还达不到,不能违反规定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更不能因个人的一点私利损害党的形象。
鼓手张永光(仨儿)中国最优秀的鼓手之一。早在八十年代,他便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极富魅力的艺术感觉,而赢得了业内人士们的由衷赞誉。
八十年代末,他与刘元、艾迪等其他外国音乐家们自发地组成了中国最早的以多种风格为特点的乐队组合,名为:“ADO乐队”。崔健的第一盘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便是与这只实力雄厚的乐队合作完成的。
九十年代至今,张永光不断地吸收着世界上各种现代音乐元素,并与各国的音乐家们进行更广泛地多元合作。使自己无论在鼓技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有了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仨儿11岁跟随父亲学习音乐,14岁从军,16岁考入中央歌舞团至今,张永光曾是ADO乐队的鼓手,他早年吹过唢呐,1983年荣获僵民族乐器比赛一等奖。他在自己的面前摆放着5只凳子,每天头戴耳机敲凳子,作为自己鼓手生涯的开始,其第一只鼓就是用变压器绝缘筒改造的,后自学drums & percussion曾多次代表国家出国演出,他现时是中国乐坛上炙手可热的sessiondrummer producer 和arranger。
“当代实力派书画百家”之张永光张永光,1964年生,广东客家人。1983年从军后在某部机关从事文化工作及书画创作十余年,期间曾就读于海大艺术学院美术系。
张永光作品《春华秋实》1992年书画作品曾参加中日青年文化交流,1995年参加新加坡、泰国等地华侨华人书画展,1996年参加全军书画展。书法作品收录在《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名作鉴赏》丛书。2006年在“德艺双馨”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书法银奖。作品收录在《德艺双馨全国书画艺术大展赛精品集》书中。曾被授予“德艺双馨书画百家”及“当代实力派书画百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