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胸鹀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金胸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flaviventris
【英文名称】Golden-breasted Bunting
【科属分类】雀形目、燕雀科、鹀属
外形特征体形和大小似麻雀;上下腭基部边沿向内卷曲;第1枚飞羽甚退化,翅与尾几等长或较尾长。属雀科中的鸣禽类小鸟,它们毛色华丽,体长15厘米,体重27克。
分布范围虽然雀类小鸟在北半球分布很广,但是金胸鹀却是产于南非的稀有品种之一。
生活环境它的栖居地是热带干燥的树林
生活习性以种子为食,其中不乏善鸣的歌手。以谷物、无脊椎动物、果实和芽为主;成鸟也食种籽和浆果;雏鸟几乎仅被喂以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巢:编织杯形巢,筑于地面或低矮灌丛中,具很强的隐蔽性。
卵:窝卵数一般为2-7枚;底色为白色、浅褐色或淡蓝色,常有褐色、红色或黑色斑纹。孵化期为10-14天,雏鸟留巢期10-15天。
保护级别为濒危种,属华盛顿公约I类保育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