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CSCO简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简称CSCO)是由临床肿瘤专业工作者和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CSCO的进步迅速、成就卓越,为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业已成为国内、外有关领域内最为活跃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回顾历史,1997年4月28日,在国家卫生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协以及中国抗癌协会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两年的积极酝酿和筹备,一批朝气蓬勃、报国心切的海外归国学子在内的200多名高级肿瘤专科医师汇聚在北京饭店,正式成立了CSCO组织,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从此,这支年轻的临床肿瘤学队伍,本着“团结、协作、务实”的根本宗旨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老、中、青三结合,精诚合作、积极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八年来,风雨兼程、历经艰辛;到如今,CSCO已经拥有个人会员5500多名,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1300多家大中型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还有留美的华侨医师的代表,其中60%以上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多数会员担任医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高度的学术权威性;13位两院院士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在CSCO中担任领导职务。有44家事业单位和著名的制药大企业成为团体会员,积极参与,同呼吸,共活跃。
自成立以来,CSCO始终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改革开放”路线和“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努力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广泛地团结和组织全国临床肿瘤工作者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广泛宣传GCP和循证医学,加强中西医结合,提倡以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有计划、合理的综合治疗,大力推动肿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多中心协作研究,为提高我国临床肿瘤学界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弘扬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临床肿瘤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一系列的学术培训、讲学活动、专题研讨会或论坛会有力地促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每年一度的CSCO学术年会已经是集中反映我国临床肿瘤学界最高水准和最新进展的学术圣坛,也是国内、外同行切磋实践经验和展现学术成就的极好平台。学会与有关团体会员单位共同设立的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支持启动临床研究、资助优秀中青年医师出国进修学习、奖励优秀论文成果和出版优秀学术书刊等,工作卓有成效;还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医学护理、康复指导和公益性服务。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一片繁荣景象。CSCO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随着全面提升,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的临床肿瘤学专业学术组织。
CSCO发展势头迅猛,成绩优异、有目共睹,不仅震动影响了国内学术界,也赢得了国际肿瘤学界的高度赞赏和破例认同。2003年5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领袖代表团主动来访,与CSCO达成互认互惠关系;之后,双方进一步广泛交流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2003年11月,在汉城举行的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sian Clinical Oncology Society , ACOS)年会上,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孙燕院士当选ACOS主席,储大同主任代表CSCO执行委员会负责承办2006年ACOS北京大会。2004年11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与CSCO建立互认互惠的姊妹学会关系,积极邀请CSCO交流和协作。还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以及欧洲肿瘤研究协作组织(EORTC)等建立了密切联系。CSCO已经真正加入了世界肿瘤学界的“WTO ”,成为我国医学界第一个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重要学术组织,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医药工业界影响巨大。
【CSCO主要任务】
一.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专业防治肿瘤人才,更新临床肿瘤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广大临床肿瘤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技能,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学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推荐与表彰学术上有成就的肿瘤临床工作者。
二.组织协调遵照GCP规范的临床肿瘤学多中心、多学科、多层次的协作研究,促进临床肿瘤学研究,促进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先进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三.与国内外相关学术团体和肿瘤防治组织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内外的友好往来。
四.收集并提供国内外肿瘤防治信息,编辑出版专业学术刊物,推荐与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著作,支持临床肿瘤学专业书籍的出版。
五.积极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宣传媒介与多种方式,普及推广肿瘤诊疗科学知识,推动群众性抗癌活动。开展肿瘤诊疗咨询服务,为肿瘤患者提供医学、护理、康复指导和公益服务。
六.充当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门联系肿瘤临床工作者的纽带和开展肿瘤防治工作的助手;接受委托并承担相关部门的肿瘤防治决策论证及科研成果的鉴定等。
【第三届CSCO委员会组织结构】
荣誉主任: 吴孟超
指导委员会 ( 27 人) :
主任委员: 孙 燕
副主任委员: 管忠震廖美琳朴柄奎
委 员:
程书钧谷铣之顾健人管忠震郭应禄郝希山胡亚美金懋林廖美琳
黎介寿李同度李连弟陆道培朴柄奎孙燕宋恕平沈镇宙吴孟超
王振义胥彬姚开泰殷蔚伯余子豪张金哲张熙曾张嘉庆赵体平
执行委员会 ( 230 人)
主任委员: 马军
副主任委员:蒋国梁吴一龙唐平章郑安理(中国台湾)于丁
秘书长: 秦叔逵
副秘书长: 王金万李进罗荣城莫树锦( 香港 )
常 委:( 55 人)
蔡三军陈强陈振东程颖储大同樊代明冯继锋傅剑华傅小龙
高雅苓江泽飞蒋国梁金庆文李进李力李萍萍李晔雄梁后杰
梁军林桐榆林洪生刘基巍刘爱国罗荣城马军莫树锦 ( 香港 )
南克俊秦叔逵任军邵宗鸿申文江沈锋石远凯唐平章王怀瑾
王健民王杰军王金万王绿化王远东魏于全吴怀申(澳门)吴令英
吴一龙谢广茹徐兵河颜敏杨宇飞于丁于世英郑安理(中国台湾)
周清华张灿珍张沂平张清媛
委 员:( 175 人)
白玉贤曹军宁陈宝安陈德发陈虎陈嘉陈书长陈小冰陈晓品
陈公琰陈绪元陈志哲陈正堂蔡莉单利邓觐云范云丰有吉
冯威健范魁生高国兰耿刚谷力加顾晋顾康生郭军郭伟
郭卫郭勇韩宝惠赫捷胡炳强胡春宏胡夕春胡晓桦黄诚
黄慧强黄建瑾黄向东稽振岭季加孚姜文奇江志伟焦顺昌金风
金洁郎锦义雷通海李槐李惠平李凯李龙芸李苏宜李醒亚
李维廉李玉田李子庭李玉升林锋林英诚林肖鹰林丽珠刘健
刘凌刘鲁明刘瑞宝刘天舒刘文超刘晓晴刘亚利刘云鹏刘华
卢铀陆嘉德陆舜罗永章梁小波马力文马胜林玛依努尔毛伟敏
穆兰花缪建华欧阳学农潘宏铭潘敏求裴毅钱军邱林沈志祥
沈琳盛立军石建华师英强束永前宋启斌宋文儒孙世良汤鹏
唐金海陶敏汪安兰王宝成王东王冠军王贵谦王华庆王理伟
王立波王岭王臻王宁菊王思愚王伟王湘辉王晓萍王秀问
王雅杰王哲海王洁王长利王俊吴昌平伍钢夏廷毅夏放
谢丛华谢晓冬熊建萍徐惠绵徐萌徐建明徐农徐瑞华徐忠法
许林薛岚袁瑞荣(美国)杨衿记杨树军杨锡贵杨学宁姚阳
叶胜龙叶定伟殷东风尹莉于金明曾令源曾昭冲翟勇平张力
张凤春张国楠张贺龙张洪亮张华张阳张映红张越章文华
章真赵锡江赵毅支修益郑磊贞周彩存周云峰周琦朱宏丽
朱军朱允中祝秀丹左文述宗慎平
秘书处( 3 人):
华海清黄镜邱文生
办公室工作人员 ( 以姓氏拼音为序 ) :
范媛景莹李阿荣刘宝印刘丽召吕方马婕孙琳王蕾
邬冠上谢韬张明张全赵震宏钟静周存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