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陶黄釉骑马鼓吹仪仗男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唐陶黄釉骑马鼓吹仪仗男俑

【名称】唐陶黄釉骑马鼓吹仪仗男俑

【类别】雕塑

【年代】唐

【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简介】

陶黄釉骑马鼓吹仪仗男俑,唐,高32cm。

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

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乐正4人,从九品下,专门负责鼓吹事宜。除皇帝、皇后、太子以外,一至四品官员也可享受鼓吹。唐代鼓吹不仅用于生前,也用于死后丧葬中。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薨,李渊因其:“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所以特意在公主的丧仪上增加了鼓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死后也获得鼓吹。唐朝鼓吹分为鼓吹、羽葆、铙吹、大横吹、小横吹五部,所用乐器主要有筚篥、排箫、鼓等。五部鼓吹各有不同的演奏曲目,总数达75种之多。

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郑仁泰、韦泂、李凤等墓葬中均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鼓吹俑,这是按照其品秩陪葬的,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鼓吹所使用的马同狩猎、打仗使用的马有所不同,多为小马,很少佩戴笼套等物,可能取其行进缓慢、方便演奏之故。

(撰稿人:冯贺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