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三彩骑驼陶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唐唐三彩骑驼陶俑

【名称】唐唐三彩骑驼陶俑

【类别】雕塑

【年代】唐

【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简介】

唐三彩骑驼陶俑,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cm、宽54cm。

骑驼俑头戴唐人高踣圆头巾子幞头,深目高鼻,络腮胡。身服折襟窄袖、开骻过膝的胡服,下着袴,脚蹬高靴。骑双峰驼,手扶前肉峰,肩负一猴,抬头张望。骆驼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起伏,似有弹性,四足前后错落,作欲起步状。俑深目多须,为西域康国人形象。康国人善商贾,唐代强盛,于西域(新疆)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自长安京都经河西走廊、直至中亚各国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康国人东来中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情趣。

三彩釉配色自然,清丽匀净,俑和骆驼分别以深、浅的赭黄色为主色调,俑的折襟、衬衣和骆驼的头、颈及四腿的绒毛施以浅黄色釉,色彩对比鲜明而不强烈。双峰肉鞍披垫以绿、赭、黄三彩釉色,清丽而不浮华。釉色焙烧匀净无瑕疵,显示了我国唐三彩技艺之精湛。三彩骑驼陶俑的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的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极其娴熟的高度,属国家珍贵文物。

河南洛阳出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