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

英文病名
Scab of cucurbits
病原
学名Cladosporium cucumerinumEll.&Arth.
异名Scolicotrichum melophthorumPrill.&Delacr.
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黑色菌科(Dematiaceae)枝孢属(Cladosporium)
症状
可危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幼嫩部分受害重。幼苗期发病,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以后全叶干枯。成株期嫩茎染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以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卷须染病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三天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开始为污绿色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形成星状破裂;叶脉受害后变褐色、坏死,使叶片皱缩;瓜条被害形成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央凹陷,龟裂成疮痂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病害,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气流、农事操作传播。种子可以带菌。冷凉多雨,容易发病。一般在定植后到结瓜期发病最多,大棚最低温度低于10℃,相对湿度高于90%时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从无病株上留种。
(3)种子处理。①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云大禾富浸种2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③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5)温室、大棚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0.25公斤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1夜。
(6)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控制温湿度,采用地膜覆盖、滴灌等技术。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2.5%抑快净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凯润乳油3000倍液、80%云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特别注意喷幼嫩部分,每隔7-10天喷1次,交替选用农药,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