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fǎn lì

1.违背;背离。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反戾天地,欺诬神明。”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背向异辞,反戾直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章》:“且过不及,亦皆以行乎中庸之教,而初未反戾乎中庸。”

2.乖戾;反常。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愚者反戾,不自省思,虽休徵见相,福转为灾。”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于是又为之言五行之反戾、相汤、相摩、妖灾之说,以震动於厥心,古之所以防昏乱之术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