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二中分校
办学理念:
和谐、务实、创新、发展
教育:
启迪师生在体验中获得
教学:
以人的发展为本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校本课程指南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1.撷英社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品位欣赏能力,按照新课标的建议与要求,将语文的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文学杂志的创办将填补本校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白,指导学生从采、编开始自己动手完成杂志的制作,使其不仅在写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互助意识。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儿童文学的基本发展状况,对名家名作进行普及与欣赏,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在接受如何搜集写作素材等基本方法指导后,完成至少一期《撷英》杂志的制作。
2.趣味英语视、听、说
此课程旨在教学生如何在日常情境中,如学校,社会生活,工作和休闲活动中,流利、正确地使用英语。最终能给学生提供机会用所学语言讲述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由于本课分班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外教上课既灵活多变,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通过此课程可加强听力训练,为将来参加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听说基础。
3.英语综合能力训练
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经得起挑战,创新精神,科技素质和英语能力是其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本课程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前提下,从科技英语和课外阅读两大方面进行拓展教学。另外,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技能之一,通过课上给学生提供不同题材内容的阅读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方法,从而逐渐学会搜集,整理,分析,并利用信息。为学生终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英语课程使学生积累扩展科技方面的词汇量,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其在学习中通过应用语言,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积累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区市级科技英语竞赛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和训练。通过讲解和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外阅读重在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阅读的选材过程当中,也十分注重渗入了德育元素。在阅读后,学生既增大了阅读量,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4和6.生物趣味小实验
课程内容简介:
1. DNA的提取和鉴定
2. 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3.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制备;
4. 观察菌落;
5. 观察鲫鱼或金鱼;
6. 探究根的生长;
7.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8.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
9.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10.蚯蚓的结构;
11.影片欣赏
5. 趣味物理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选修课成败的关键。当我们把科学性与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有效地增长知识和才干。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广泛的接触到各种事物,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现象、发现问题,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发现有趣、有用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获得了科学态度和情感的熏陶,并形成参与和决策得意识。结合本校、本地方特色和人文环境,面向部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主动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
教学初步计划
1. 有关声音的拓展知识
2. 陶醉的代价(有关噪声性耳聋的知识)
3. 日食月食 小孔成像(影片)
4. 面镜
5. 颜色之谜
6. 在明媚的阳光下(有关光的内容)
7. 万花筒及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展示
8. 望远镜 显微镜(哈勃望远镜)
9. 热的传导
10. 趣味热学故事
11. 电的知识
12. 实验:连接电路
7. Flash欣赏与创作
初中阶段的Flash教学一般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课时有限,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技巧,但不能完成深入创作。本课程为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flash动画制作基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高的平台,使其能力和才华得以展示。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巩固Flash制作的基本技巧,学习简单的action 脚本语言,锻炼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flash创作过程中,力争创作出Flash动画精品。
1.欣赏历届中学生电脑作品竞赛中获奖的flash作品以及其他优秀作品。
2.讲授flash动画制作的常用技巧,主要涉及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简单的action 动画编程。
3.指导学生编写flash剧本,进行flash创作,争取每1、2节课完成一个flash作品。
8. 天文学基础
本课程讲述宇宙、星空、恒星(太阳)、行星、卫星(月球)、彗星、流星等天文学基础知识;讲述观察星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有趣故事;跟踪天文热点,介绍最新天象知识,现代天文学的最新成果;了解当代天文学的发展、成就及前景。介绍简单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方法。组织学生目测、望远镜观测简单天象,学会手绘、照相、录象等简单的记录方法。
教学初步计划:
1. 序言 天文发展简史
2. 星等
3. 星座,星宿
4. 天体的视位置、活动星图、活动月相图制作
5. 夏季星空与银河
6. 月球,
7. 月球的运动与月相观测
8. 太阳及其观测
9. 太阳系及太阳系的行星
10. 系和河外星系
11. 天体的视运动
12. 农历
13. 流星、彗星
14. 天文望远镜基础
9.数理课
内容1:数学建模讲座及小论文的撰写。
一、 形式:
1. 教师方面:创造贴近生活的初始问题—引导点拨—质疑矫正—小结与评价
2.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味与延伸
3. 学生方面:收集材料,感知发现—探究讨论—整理归纳—反思
创新
二、教学目标:利用活动课等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数学的思考、辨证的看待人生,从内心深处感到数学的力量,使之具有相应的数学素质。
三、时间:开学第五周开始,约期中考试以后结束。
内容2 :数学计算能力大赛(“我是……小能手”数学竞赛)。
一、形式: 数学竞赛(笔试)
二、教学目标:利用数学竞赛形式增强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对数学班提出特别要求)
三、时间:开学第六周左右。
10. 物理、生活、社会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在《物理·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形成利用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局面,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11.数学思维训练
内容1:图形变换—轴对称变换
一、 形式: 数学实验
二、 目标:利用计算机形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竞争意识,交一份有创意的作品。(对数学班提出特别要求)
三、 时间:开学第六周左右。
内容2: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计算机图形设计
一、形式: 数学竞赛(上机操作)
二、目标:利用上机操作的形式增强学生图形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竞争意识,交一篇小论文。(对数学班提出特别要求)
三、时间:开学第六周左右,论文学期末上交。
12.物理综合能力训练
初二年级的数学班已经在初一年级对物理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鉴于时间和学生认知程度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对一些知识进行阐述和综合运用。初二物理拓展课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和拓宽,以达到提高、选优的目的。
13.定向越野
定向运动就是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示路线的各个点标,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它是一项结合选手技能的极富冒险性的运动。定向运动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只有脑力与体力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期望的理想成绩。定向运动是一项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它的技能会因为这个变化而变化。在进行不同项目的定向运动时,由于使用的装备、器材以及组织比赛的方法不同,因而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定向越野的技能。一名好的定向越野选手的技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在野外能够迅速地辨别方向 ;
2.能熟练地使用地图和指北针 ;
3.善于进行长距离的越野跑 ;
4.既果断又细心,能够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 。
14.身边的历史
本课程讲述东城区的历史:重要事件遗迹、胡同、名人故居等。从历史角度让学生了解东城,进而热爱东城,宣传东城,同时初步学习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介绍东城区内著名的名胜古迹,博物馆,有特色的胡同历史,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
教学初步计划:
1.东城概况。
2.东城区著名历史遗迹介绍:天安门,故宫,北大红楼等。
3.有特色的胡同历史:竹竿、礼士、锣鼓巷。
4.二中分校周边的历史遗迹:智化寺,桂公府、赵家楼等
15.心理电影赏析
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发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心理现象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简单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这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十分有意义。教学多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其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成功的人具备的特质,这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分析电影中的典型心理现象,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课程内容为心理电影播放和分享讨论,具体安排:
1.《肖申克的救赎》
2.《美丽人生》
3.《心灵捕手》
4.《阿甘正传》
5.《海上钢琴师》
16.快乐成长加油站
学生不应该仅仅被要求学习好,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在于快乐与健康。如何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快乐地学习、生活,是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研究的内容。本课程希望能够做出有益的尝试。本课程的目标旨在提高初一新生的各方面适应能力;增强其心理保健意识;发展学生心理自助/互助水平
17.摄影创作小组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虽然学生都拍过照片,但却不能拍出好照片,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本课在介绍摄影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练习、外出采风、作品交流、名作欣赏、技艺切磋几个环节,体现摄影技术性与艺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计划带领小组进行一系列的摄影创作。
计划安排以下教学内容:
1.摄影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2.相机的构造与原理。
3.数码相机的使用。
4.作品的主题
5.采风:“北京的秋天”
6.摄影构图
7.构图实践
8.摄影用光
9.用光实践
10.作品交流切磋
11.作品欣赏与评价
12.名作欣赏
13.校外采风:“奥运在北京”
14.作品交流,课堂评价。
18.服装设计与色彩
创设一种以美育与服装设计为媒介的教育途径,从一个侧面打开学生另外一种学习习惯的开始,给他们更多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达到提升审美修养和礼仪规范的教育目的,普及德育与美育教育的结合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使自己能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赶上时代的步伐。
19.漫画入门
通过动漫欣赏及动漫基本技法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动漫,通过动漫的历史及现状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动漫的发展方向及我国动漫的发展现状。使学生通过专业的动漫知识学习摆正动漫的欣赏角度及方向,拓展视野使学生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20.油画临摹与创作
本课开设的目的是使选修意图很简单,试想通过大量的油画作品及PPT等图片和资料,让初中学生了解更多的油画技法及内容,学会运用色彩、构图、透视等技能,初步在油画技法能力上提高一些油画技法水平,在初中学生中摸索出油画创作的规律,力求在学习油画与创意中有较大的突破,给初中生更多的创意空间,让学生自己提高拓展信心,从而给学生打开更开拓的想象及创作思路,打开初中学生另一半自信的活力与信念。
21.女子篮球
本选修课所招收的对象是一些有一定篮球基础、热爱篮球运动的女生。重点加强基本技术的练习,规范技术动作、提高技术运用能力、以及在对抗情况下完成技术的能力。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战术,提高篮球意识。
课程分为基本姿势与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突破、防守技术、篮球规则及裁判法等几部分。利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调动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少儿歌曲创作与弹唱
目前,少儿歌曲非常贫乏,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培养学生凭兴趣、热情与想像力创作出心中的旋律则势在必行。歌曲创作与弹唱课程由林琳老师主讲。本课将通过由浅入深的基础乐理、歌曲作法教学,以及视频赏析的方法,培养简单的歌曲创作能力;通过讲解歌曲伴奏基本理论以及钢琴伴奏的实际练习,培养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其中,部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将在学校内公开展示或演出,通过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所欣赏、所接受、所传播!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殿堂,使音乐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本课程将由从创作到伴奏到演唱的全方位多角度教学,直接切入音乐教育的根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从而达到从兴趣审美到音乐理论再到声乐、器乐基础的全面提高。最终使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快乐的小小作曲家、小小演奏家和小小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