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陶河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甘陶河群属下元古代中、下部,主要分布于中国太行山地区滹沱河支流的甘陶河流域和河北赞皇、内丘等县的西部;在行唐、曲阳等县境内也有零星出露,自下而上分四个组:①南寺掌组,上部为变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下部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厚600—2600余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②南寺组,上部为变玄武岩及其熔岩角砾岩,中部为白云岩、板岩和变质砂岩,下部为砂质板岩,底部为变质砂岩夹板岩、变玄武岩。厚1000—4255米;③蒿亭组,仅分布于井陉南蒿亭一带,下部为白云岩、变质细砂岩、砂岩互层;上部为板岩、粉砂质板岩,厚1700—2430米;④牛山组,仅见于获鹿县牛山附近,为千枚岩夹白云岩,厚度大于179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