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街道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下辖49个自然村,46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寒亭村。该街道位于寒亭区东南部、浞河西侧,是寒亭区人民政府和寒亭街道办事处的驻地。2006年,全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1436.98万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利税58100万元,分别增长74.35%和74.46%;二、三产业生产总值6.7亿元,占整个GDP比重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6530元,比上年增长16.5%。
据《续汉书郡国志》载“寒亭,古寒国,浞封此。”《齐乘》载:“潍州治所,潍城东二十五里,夏诸侯寒伯明之国”。寒亭由此而得名。村内有高庙,相传为夏代寒浞住处。据考:从元代,先后有赵、李、刘、张、郭、王、徐、齐等姓氏迁入此地,建立寒亭村,一直沿用至今。
寒亭街道地处寒亭区城区,是寒亭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实行改革开1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寒亭街道工业基础牢固,发展历史悠久,现在已形成纺织、冷藏加工、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建材等八大行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体系,拥有纺织坯布、床单布、衬布、樱桃谷鸭分割肉脯、印染助剂、农用机械等骨干产品,十几种产品畅销国内外。近两年,街道规划和形成了丰华路纺织工业项目区、幸福路工业项目区、寒青路工业项目区、北纸房工业项目区。目前,项目区共有企业35家,其中投资过500万元的企业有13家,投资过千万元的有9家,投资过亿元的有2家。全年工业产值达2.3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形成了科技园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供、销、贸、T、农一体的发展格局-已发展形成了粮食、瓜菜、水果、花卉苗木、养殖等十个区域性主导产业。目前,街道全年粮食产量30万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果品面积达12000亩,大棚菜1000亩,花卉苗木3000亩,精细瓜菜5000亩。养殖业以养殖鸡、鸭、猪、牛、狐狸为主。现全街道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8个。年出栏鸡250万只,鸭150万只,猪3万头,牛2万头,狐狸4万只。年销售收入达9275万元。
改革开放的推动,地理位置的优越,推动了寒亭三产的发展,近几年形成的木材、煤炭、摩托车、建材、文化旅游等市场,吸引了大批的经营业户进场经营,目前进市场经营业户达620家,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在渤海路北首的生产资料综合市场,是全区最大综合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