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骑马狩猎俑

唐红陶骑马狩猎俑,高35厘米,陶俑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八字胡须,面侧向左骑于马上,马背上一驮囊,挂有野兔、飞禽等猎物,李唐王朝统治者有西北少数民族血统,衣冠制度治袭周、隋。作为马上天子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皆以善射出名。李世民将“草浅兽肥,以礼畋狩,弓不虚发,箭不妄中”视为大丈夫在世的三大乐事之一。受皇族的影响,狩猎风靡一时,成为时尚。王维《观猎》云:“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族,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又云:“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这些诗歌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狩猎画面: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奔驰的骏马,自足自信的人们……这不正是蓬勃向上的大唐帝国之真实写照!这尊唐红陶骑马狩猎俑即为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