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
1.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韩村韩村位于太谷城北3公里,人口有1840人,耕地面积2500余亩,108国道穿村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条件,有着深厚的文明基础和超前的综合意识。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韩村的经济模式已形成以玛钢业为龙头,养殖业和运输业为两翼的飞鸟式经济结构,全村共有大小企业近20家,企业和农业产值超过一亿五千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
2004年,村委在位于村北距离108国道100米处,筹建4000平米剪除近1000平米的绿色工业区一处;村中心紧靠108国道有三层建筑一座,总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占地25000平方米,同时欢迎各界人士进行开发。
发展中的韩村村委,将以热情、开放、双赢的姿态,迎接各位朋友的到来,共谋发展大计!
2.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韩村韩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古柏镇,该村以深入实施强基工程为总抓手,不等不靠,自加压力,提升标杆,强化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立足生态优势,确定主导产业
根据南京市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培育标准,该村专题研究如何加快培育该村的特色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专业村,进一步放大特色经济富民效应。该村地处半山半圩地区,有山有水,土地资源丰富,环境条件较好,适合发展生态规模高效农业。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村情民意,选定了发展的特色产业,即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为契机,打造螃蟹养殖、有机大米、经济林果三个千亩生态农业基地:
一是将全村1300多亩圩田建成无公害螃蟹养殖基地;
二是将水利条件好、土质肥沃的水稻田建成千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目前500亩生产基地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完成,有机大米的申报和各项相关工作正在实施之中。
三是将土质较差的山岗旱地和荒山建成千亩生态林果生产基地,今年已栽植经济林果500亩,计划再发展茶叶500亩。
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该村于去年成立了“高淳县韩村生态农业科技合作社”。在创建生态规模高效农业的同时,该村注重了农工商三业协调发展:
一是利用集镇所在地优势,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积级引导以手工业为基础的民营企业向规模化、公司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地企业来该村落户。
二、整治村庄环境,营造文明新村
在创建文明家园示范村中,该村着重抓了四项工作:
第一,大力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全村消灭了露天粪坑,家家户户建起了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了公厕8个,建成封闭式垃极箱26个,护砌污水排水沟4000多米,实施了水泥道路户户通,建成村民休闲广场5600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为确保村容村貌得到长期管护,实施了党员设岗定责,设立了绿化美化养护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等12个岗位,并成立了村容管理组织,明确了保洁员职责、落实了管护费、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建设。今年组织开展了绿色村庄建设,全村植树3.6万株,将道路两旁、河道两侧、池塘四周全部绿化,在村边栽植了护村林,利用村内空地建成了绿化广场,并动员群众实施了庭院绿化和见空插绿,同时建起了仿古亭、古典栏杆、花坛等绿化配套景点,美化了村容村貌。
第三,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到目前为止,全村共疏浚整治污水塘17个,塘埂全部用块石护坡,塘四周形成景观绿化。为确保安全,四周建成了栏杆。经过整治的水环境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四,抓好乡风文明,共建和谐家园。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新建了篮球场、乒乓室、文化宣传栏。“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规范,村规民约健全,计划生育常抓不懈,社会治安稳定。
三、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该村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建章立制。成立了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形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格局;
二是保障村民知情权。定期公开村民关心的村务财务情况,对于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
三是扩大村民参与权。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由村民代表参与的村财务审核等活动;四是实施群众监督权。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维护了全体村民利益,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