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滩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概况保滩镇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保滩镇
保滩镇区域地图

位于涟水县城西南3公里,地处涟水与楚州、淮阴三县区交界处,东临废黄河,与周恩来总理故居隔河相望,西傍盐河,309省道纵穿全镇南北26公里,淮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滩镇境东的废黄河,原是淮河下游的入海故道,古代称淮河,宋光宗绍熙5年,也就是公元1194年,黄河缺口改道,从此夺淮入海,河水流经此地,洪水泛滥,当地百姓全力保护,使附近的滩地得以耕种,故而取名保滩。保滩镇不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绿化先进镇、省科技先进镇,而且是淮安市明星镇,素有"草鸡大镇" 、"建筑大镇"和"林业大镇"之美称。[2]

面积人口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1]显示,该镇耕地面积3.21万亩,2.43万人口。

基础设施保滩镇境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实力雄厚,1.5平方公里的中心小城镇内,各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农贸市场、商贸新区和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镇内的商业、餐饮、娱乐及其它服务业门类齐全。水、电、通讯设施配套,有5座自来水厂,家家户户饮用上自来水。日供水4.5万吨。220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600KVA,可满足大型投资项目用电需求,全镇70%的居民拥有电话。镇、村道路达到黑色化,村组道路实现砂石化。机关办公自动化,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经济发展保滩镇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四季分明,发展农业潜力较大。全镇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达到布局区域化、品种特色化。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全镇小麦13500亩,水稻9380亩,特种蔬菜5000亩,粮食总产13834吨,油料总产量1504吨,年出栏生猪27800头,家禽400万只。镇内拥有成片林4000亩,木材蓄积量达8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1万立方米。保滩镇初步建成了以粮食、油料、棉花为主的粮油棉基地,以草莓、清芦笋、薹韭等为主的特种蔬菜基地,以草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弘保禽业为龙头,建成了苏北较大规模的设施化家禽养殖基地。"涟淮草莓" 、"厉渡草菇" 、"弘保活珠"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全镇新添置大型联合收割机68台,组建跨区作业联合体。全镇近5000人外出搞建筑,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大镇。[1]

和谐建设保滩镇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以整合矛盾调处职能、强化矛盾调处为着眼点,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矛盾出现的新特点、新规律,保滩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由镇政法委书记任主任,司法所长任常务副主任,司法所、派出所、国土所、农经站、计生服务站等相关站所参与的组织机构,并健全了与之相配套的学习、预测预防、定期报告、通联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规范调处工作。中心坚持宣传教育在先,从基础工作入手,把每年三月份的第一周定为全镇法制宣传周,集中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宣传。近年来,中心组织镇站所开展法律进村(居)入户、法律进校园巡回宣传活动,为群众解释相关问题,化解矛盾,为促进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滩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创新了报告单、督办单、反馈单、终结单"四单"工作制。各站所、村(居)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填写报告单,报告调处中心,中心依据报告单内容分门别类召开预测会议,然后向相关站所下发督办单,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按照实施情况和处理结果以反馈单的形式报镇调处中心,中心依据处理情况进行整理,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立卷归档。"四单"相互联动,环环紧扣,使工作更具主动性、预测性,成功预防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8年,中心共调解各类纠纷86起,职能站所单独调处纠纷29起,调处率达100%.[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