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①[原文]顷岁②,孙莘老③识欧阳文忠公④,尝乘间⑤,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⑥,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⑦。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⑧。疵病⑨不必待人指摘⑩,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⑾曰:旧说梅圣俞⑿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⒀耳。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人苏轼《东坡志林》。

②顷岁:近年来

③孙莘(xin{一声})老:孙觉,字莘老

④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死后谥号文忠,公是尊称

⑤乘间:乘机

⑥术:方法

⑦工:精,妙

⑧至者:成功的事

⑨疵病:毛病

⑩指摘:指出过错。

⑾苕溪渔隐:即胡仔,宋代作家

⑿梅圣俞:即尧臣,北宋著名诗人

⒀效:应验

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写作文太少,又不勤奋读书,而且每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

简析勤读书,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此外别无蹊径。文学大家苏东坡,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这样重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引为良训,足见他治学的严谨、刻苦。由此,它给了我们—个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