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舒绘奔马图
【名称】刘勃舒绘奔马图
【类别】中国名画
【年代】现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私人收藏
【简介】
水墨,纸本,立轴,尺幅:134×67厘米
这幅刘勃舒的《奔马图》体势取正侧面,从中可见徐悲鸿画马的影响。而刘勃舒笔下的造型更加险奇、生动,马首低抑,更添古拗之气。画作笔法飞扬奔放,与马的欢奔飞腾的气势十分相合,看似杂乱无章,而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是以气写形,以神写形的典范。
款识:克难同志留念。乙丑(1985年)勃舒。
钤印:悲鸿门下、勃舒画马
刘勃舒,1935年生,江西永新人。自幼喜爱画马,十二岁在南昌上学时就曾举办过个人画展。当年他遥寄画马作品向徐悲鸿先生求教,得到徐先生热心的辅导和培养。徐先生在给他的亲笔信中要他“以造化为师”,“写马必以马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的教导,成为刘勃舒的座右铭。1950年,刘勃舒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成了徐悲鸿门下最年轻、且是最后一位弟子。在系统正规的课程训练中,他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便以水墨技法为主,潜心专攻画马,师承悲鸿而不囿于悲鸿。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代表作《套马》,曾参加1955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中国名作展、法国沙龙展、国际水墨画大展等重要展览,并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外国友人,又为国内重要的国宾馆、纪念馆、陈列馆以及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收藏家所藏。1995年因其艺术成就和国际交流方面的贡献,获法国“艺术敬业成就”勋章;同年获“中国美术博览会诺萨尔”奖。出版有《刘勃舒画集》等。
徐悲鸿画马主张师造化,讲究素描关系,将西方写实风格与传统的阔笔写意画结合为一,笔墨服从造型,追求形神兼备、严谨凝重,并以丰富的人文修养,赋予作品以国运民生、人格思想的精神内涵,在中国现代画坛上独树一帜。刘勃舒画马,在继承徐悲鸿写实技法的基础上,不囿于面貌的承习,而采用草书入画,突出一个“写”字,作品线条劲健洒脱、奔放纵逸、迅疾回旋、直抒心声。他善写群马,动态奔腾,充满张力,造型准确而不拘泥,气度饱满,色墨斑斓,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笔墨当随时代”,两代画家的艺术追求呈现出的不同风貌,正是对这句话的极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