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美村
1、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镇溪美村溪美村位于福鼎市东南部,距市城57公里,村域面积9.68平方公里,有大小16个自然村,聚居着汉、畲、回等民族,全村有1120户,3946人,(其中中心村常住人口3020人、暂住人口1356人),党员78人。近年来,溪美村“两委”在市委、镇党委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立足当地、抓住区位、人文优势,自创一条“精神文明来引路、党员群众带好路、能人群众共致富、基础设施铺好路、引进外资快致富”的具有溪美特色农村致富奔小康新路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促进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07年实现全村社会总产值达 1.16亿元,村财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0元。曾先后获的省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小康明星村”、“优胜村庄”、“社会治安模范村”、“省级园林式村庄”等各种荣誉称号30多次。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200个创建文明村建活动之一。2003年被省、地、市妇联、文明办列为首批“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原省委书记贾庆林的题词,时时鼓舞、鞭策着溪美人。
溪美村被文化部、全国妇联联合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溪美村确定以邻里团结、移风易俗、家庭和睦、环境卫生等十个方面标准开展争创“十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美德在农家”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依托重大节日和老年活动中心、村图书室、科技夜校等场地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生活,使文明之风长吹不息。
截至目前,该村已有500多户居民获得省、宁德市、福鼎市及店下镇各级文明创建荣誉。溪美村也先后多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村、敬老模范村;宁德市文明村、小康明星村、美德在农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福建省德化县雷峰镇溪美村溪美村位于福建德化县雷峰镇东南部,与龙门滩镇接壤,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81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8人,110户,劳动力273个。
早在公元前1434年,维八公定居于溪美一山之隔的西山村。其子孙到溪美开荒种植,为了方便就在溪美建厝定居。1958年,成立了溪美大队,隶属雷峰公社。
溪美村经济以农、林为主。溪美森林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超过7000立方米,现有毛竹林面积1800多亩。1992年与县营林公司联营,毛竹林发展前景乐观。矿藏以叶腊石矿为主,正在开采。现有耕地面积502亩,其中水田380亩,农作物每年可耕种1至2季,主要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等,全村年粮食产量95吨。经济农作物以柑桔为主,水果产量20吨,农业产值320.5万元,村财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4元。
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溪美村地处金谷镇政府驻地南偏东2.9公里处,湖头溪右畔。清代为溪尾、盘口桥,后为福溪乡,包括溪尾、福寿、湖一郭山角落。1961年8月为独立村,因地处湖头溪的下游,又有一条小溪流经埔美、前山在该村注入湖头溪,俗称溪尾,“尾”与“美”谐音,故名。村委会设在林前山,辖10个自然村。该村盛产湖头米粉。云斗桥畔有清李日火 景墓。村民主要为苏、魏姓。[1]
4、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铁铺镇溪美村在潮安县城庵埠东北16.8千米,铁铺镇人民政府驻地3.8千米,韩江北溪下游,属铁铺人口1378人,古名安溪,创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因村外有古庙,“安溪灵镇”横匾尚存,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建溪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本县归湖公社溪美大队同名,又因本村有清代古建筑寨一座,故更名为溪美寨,聚落呈圆形颁,建筑多为贝灰砖木结构平房,有耕地759亩,山地277亩,农业主种水稻、杂粮、杂果。工副业以抽纱为主,有珠绣厂五家,人均年收入1400元,有新建小学一所,老人活动室、卫生室各一间,有村道通镇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