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
好似在国内的非主圈子里都算冷但在西方小国们那儿却红透半边天的音乐类型。
Electronic body music (广为人知的缩写形式为EBM)是一种融合了工业音乐及电子朋克音乐元素的音乐流派。发轫于1980年代早期至中期,这个流派早先的影响力从当时的工业音乐(Throbbing Gristle,Cabaret Voltaire),欧洲电子朋克(DAF, Liaisons Dangereuses, Portion Control) 波及至直接表现的电音(straight-ahead electronic music)如Kraftwerk。
特征
这种风格的特征表现为硬式并经常是稀疏的舞曲电击,清晰无失真的人声、呐喊或咆哮伴以混响和回声效果,以及重复的音序器波形。这段时期重要的合成器有Korg MS-20, Emulator II, Oberheim Matrix 及Yamaha DX7. 典型的EBM节奏建立在4/4拍基础上,主要配上些许切分音使人联想到摇滚音乐节奏的构架。
词源
electronic body music 一词由比利时乐队Front 242于1984年创造出来借以描述他们于同年发行的EP "No Comment" 的音乐。在这之前几年,来自德国的DAF在一篇描述他们的电子朋克舞曲的访谈中使用了"Koerpermusik"(肢体音乐)一词。另一个用来指代EBM的词是aggrepo,为"aggressive pop"(先锋流行)的缩写,主要在1980年代后期的德国被采用。
历史
1980年代早期的艺术家如 Front 242 或 Nitzer Ebb 开始将德国电子朋克与英国工业音乐的元素相结合。这种混搭的结果是产生了于1984年被称作 EBM 的直接的舞曲。值得注意的 EBM 专辑包括 Front 242 "Official Version" 和 Nitzer Ebb "That Total Age", 均发行于1987年。
在198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加拿大的音乐组合例如 Front Line Assembly,Ministry, Batz Without Flesh 及 Schnitt Acht 开始使用典型的欧洲 EBM 元素。他们将这些元素与美国后工业音乐的粗糙性相结合,如 Revolting Cocks。
之后不久,一小撮乐队如 Nine Inch Nails 在 EBM 的合成器与音序器影响下创造出一种更具摇滚倾向的风格,最为人熟知的成果便是1989年以 Head Like A Hole 为名发行的专辑。
同时 EBM 在地下俱乐部圈子里流行起来,尤其是在欧洲。此时期最重要的厂牌有比利时的 PIAS,Antler-Subway 和 KK Records, 德国的 Animalized, Techno Drome International 和 Zoth Ommog, 北美的 Wax Trax! 以及瑞典厂牌 Front Music Production 和 Energy (之后合并入 Energy Rekords)。
除 Front 242 和 Nitzer Ebb 之外的其他艺术家有 Die Krupps, Vomito Negro, Signal Aout 42, Insekt, Force Dimension, Bigod 20 及 Electro Assassin.
其他一些乐队还有 A Split-Second (比利时电子摇滚/新节拍行动),AAAK, The Weathermen, The Klinik, Borghesia, The Neon Judgement, Attrition 和 Philadelphia Five. 他们尽管不是 EBM 乐队,却产生了一些具备典型风格的曲目。
一些 EBM 艺术家也对New beat 和 Goa trance 产生一定影响(如 Juno Reactor, Astral Projection, Eon Project)。
发展和衍生
早期发展
在1990年代早期和中期之间,许多 EBM 艺术家或解散了或改变他们音乐风格并开始借用更多失真的工业、摇滚甚至金属的元素。来自 EBM 先锋 Front 242 的专辑 Tyranny For You 及接下来的作品开启了1980年代 EBM 时代的终结。Nitzer Ebb, 最重要艺术家之一, 沦为一支单纯电子的摇滚乐队。山中无老虎,最初的 electronic body music 最终于1990年代中期枯萎。
新的乐队,如 Laether Strip, :wumpscut:, 及早年的 VNV Nation, 将刺耳失真的节拍与合成器引导的旋律相结合。关于用什么来称呼这次EBM的进化多少有些争议的。艺术家、厂牌和音乐出版物有的简单就用 EBM ,或其他可选的称呼如 hardcore electro, electro-industrial, 而在德国和南美elektro。这段时期值得注意的艺术家包括 Allied Vision, Psychopomps, Controlled Fusion, 早年的 Decoded Feedback, 和 NVMPH. 此时的获得第二次发展的该流派是黑电子(Dark electro)。Dark electro 结合了邪恶的电子声场与呢喃,或是低沉沙哑的人声述说着对绝望的特别关注。
此时重要的艺术家有 yelworC, Mortal Constraint, Trial, 和 Tri-state.
进一步发展
这些流派的一个发展于1990年代中期和后期并于最近又浮上水面的一个派生物便是 aggrotech, 以更粗糙的歌曲结构、直接受Techno影响的节拍和前卫的歌词,融合了电子工业和黑电子的基本元素,通常主题是扭曲的,表现出好战、厌世或者率真的人类天性。这一类艺术家有 Funker Vogt, Tactical Sekt, Hocico, 新人如 Suicide Commando, Feindflug, Dismantled, 和 Velvet Acid Christ。
到1990年代末期一些乐队(值得注意的有 VNV Nation, Covenant, 和 Apoptygma Berzerk))混入更多来自 synthpop 及 Trance 的影响。VNV Nation 的主脑 Ronan Harris 及 Apoptygma Berzerk的 Stephan Groth 称这种新风格为 futurepop, 一个现在被广泛用于描述上述乐队及与其类似的乐队后期的音乐的名词。
几乎同时,一个类似的进程反向发生——欧洲Techno界的一帮艺术家,如 Terence Fixmer, Thomas P. Heckmann 和 David Carretta, 开始在他们的音乐中包含入越来越多EBM的元素。在美利坚, Adam X 沿着同样方向转变。这股趋势与正在浮现的electroclash 圈子平行发展,一些音乐家参与其中,尤其像 The Hacker, 逐渐步入 techno/EBM 交叉的风格。
而在 techno/EBM界、futurepop界和老派EBM界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集。乐队和艺术家们彼此互混,并且最值得关注的是,Terence Fixmer 联同 Nitzer Ebb 的 Douglas McCarthy 组成了 Fixmer/McCarthy.。2005年, Andy LaPlegua, futurepop 乐队 Icon of Coil 前成员, 现在以不同名号录制专辑参加演出,混合了 EBM, industrial,techno风格,并将之命名为 Techno Body Music (TBM) (这帮老家伙们才是铸成现在这风格迷宫的罪魁祸首呀!),套在 Masterhit Recordings 出的一张合辑"This Is... Techno Body Music Vol. 1"上。VNV Nation 在他们2005年发行的专辑"Matter+Form"中也收录了两首TBM风格曲目: "Strata" 和 "Interceptor"。
另一些最近的乐队如 Ionic Vision, Spetsnaz 和 Proceed 走了另外一条路。他们在新的黄金时代再现着老式的EBM风格。
God Module
Muscle and Hate
Front 242
Dulce Liquido
Panzer Ag
Mortiis
Dolls Of Pain
Vnv Nation
Velvet Acid Christ
Mind in a Box
Dawn Of Ashes
Carphax Files
C-Drone-Defect
Aslan Faction
Combichrist
Noisex
KiEw
Zombie Girl
Agonoize
UnterART
Project Pitchfork
Das Ich
Diary Of Dreams
Finisterra ########
KMFDM
Max M
Assemblage 23
Skinny Puppy
Sin Seduction
Rubikon
Technoir
Xp8
T.O.Y
Syrian
Solitary Experiments
Seabound
Rotersand
- Pride And Fall
Neuroticfish
Negative Format
NamNamBulu
Icon Of Coil
Glis
Covenant
Colony 5
Blutengel
Angels & Agony
Seabound
Tannhauser
2. EBM=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and in the ocean are changing coastal and marine ecosystems and threatening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important benefits to society, such as healthy and abundant seafood, clean beaches, and protection from storms and flooding.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EBM) is an innova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It considers the whole ecosystem, including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managing one issue or resource in isolation.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EBM) is a management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goals and recognizes humans as key components of the ecosystem. Considers ecological- not just political- boundaries. Addresses the complexity of natural processes and social systems and uses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in the face of resulting uncertainties. Engages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to define problems and find solutions. Incorporates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how ecosystem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of coastal-marine system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both human and ecological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