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辞让

拼音:cí rànɡ

释义:1.谦逊推让。 2.责问。

详细解释:

1. 谦逊推让。

《礼记·曲礼上》:“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孟子·公孙丑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史记·李斯列传》:“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遂定速纳两 浙 地图,请效土为内臣。上一再辞让,遂受之。”鲁迅《书信集·致胡今虚》:“领导决不敢,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

2. 责问。

《后汉书·班超传》:“有顷,巫至, 超 即斩其首以送 广德 ,因辞让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