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胎画珐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玻璃胎画珐琅

是以玻璃为胎体,以画珐琅工艺进行装饰的复合工艺,它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技术要求极高。因为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反复绘画焙烧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度高了,胎体变形,即成废品。

所以,玻璃胎画珐琅仅适于制作小件器物,如小瓶、鼻烟壶等。表面的绘画题材丰富,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其细润的玻璃胎体与绚丽的珐琅彩相互映衬,清丽艳美,令人爱不释手,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每获成品都视若珍宝,将之加以精美包装,束之高阁,绝少赐人。

目前所见最早的玻璃胎画珐琅作品是康熙朝器,藏于香港一私人收藏家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绝大多数为乾隆时期的作品。

(中国古代玻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