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

词目:谗佞

拼音:chán nìng

例句:乐毅破 齐而遭谗佞。——《三国演义》

谗邪奸佞:谗佞贪浊之徒。也指谗邪奸佞之人或谗邪奸佞之言:信用谗佞|百般谗佞耳边来。

详细释义

基本解释

[slanders and ingratiates] 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

乐毅破 齐而遭谗佞。——《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1. 谗邪奸佞之人。

《晏子春秋·谏上八》:“ 景公 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绝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

2. 谗邪奸佞之言。

《敦煌曲·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黄昏戍一》:“百般谗佞耳边来,冤恨且为含容取。”

3. 谗邪奸佞。

明李贽《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谗佞之人直是这样无权。” 清龙启瑞《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仆之所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