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湄江

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

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城西北,踞蓝田镇30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东起肖家村,西至桃溪村,南抵深坑村,北达跑马村。由石陶、古塘、漆村、大桥、四古五个乡中的40村组成。踞冷水江波月洞45公里,娄底市50公里,是湖南旅游网络的中心地带,地处全国旅游热线上,交通方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景区共有四百多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76个,二级景点126个,三级景点226个。分布在十大景区之内:即观音崖、藏君洞、古神州、塞海、龙泉峡、黄罗湾、香炉山、仙人府、大江口、仙人寨。

湄江原属安化县地域,后划归涟源县管辖。这里山清水秀,洞奇涧幽,陡岩峭壁,壁画天成,象鲲鹏展翅,如屏障长城。怪石林立,似人似物,类禽类兽,各呈其状,各显其美。崖间多泉,山间流水,地下涌泉,深洞潭泉……汇成绮丽湄江,构成绝妙奇特的溶洞,已探明的洞有100处,组成了一个神奇、独特的自然洞府博物馆。幽静峡谷,峭壁画廊,路随山绕,回环曲折;山道水转,河依谷流,绿树山花,蓝天白云,溪水哗哗,鸟鸣欢歌,百里湄江,美妙风光,令人称绝。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1993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

开发湄江旅游资源,时间虽不长,但受到了领导与旅游界的高度重视,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游客络绎不绝,名人画家、摄影家慕名前来,促进了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路通、水通、电通,服务网点随之配套。自1990年开放以来,已接待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游客100多万人次。赢得了啧啧赞誉:“湄江风光,实在太美了!太美了!”

原中顾委委员、上将李聚奎为家乡湄江风景区的开放,挥毫写了“湄江绝景,楚湘奇观”。全国人大常委、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游览后,饱蘸浓墨,写了“湄江美、湄江迷,山奇、洞奇、水更奇,无限风光在此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游览后,他热情洋溢地写下醒目赫然的“三湘一秀”四字。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实地考察赞叹地说:“湄江奇特的风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振兴地方经济,是很有益处的”。并欣然题词“湄江风光,得天独厚”;同时为《湄江风光》一书作序。原新华社副社长李鲁,在游览后曾感动地说:“湄江奇特的景观,实在太妙了!太美了!”他十分激动疾笔写下“潇湘灵气”四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罗尔纯游览后,感慨万千地说:“湄江奇丽,天设地造,尝心悦目,怡然助兴,愉畅胸怀”。他高兴地写下“三湘独秀”的题词留念。还有不少领导、作家、旅游者,游览后,或作诗题词,或写游记。由衷赞美湄江风光。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镇湄江镇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距历史名城遵义市约74公里,地处境326国道与204省道交汇处,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地,为湄潭县城所在地。东邻凤冈县、余庆县,西邻遵义县、绥阳县,南邻瓮安县,北邻正安县。全镇总面积98多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2003年末人口7万人。

湄江镇文化底蕴厚重。有丰富的长征文化、浙大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地方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漫画之乡”。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文庙、湄江万寿宫及天主堂红军标语。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素以“小江南”著称。风景名胜琴洲、宝石坛、西来庵历史悠久;龙泉山森林公园、茶乡鱼乐园、核桃坝生态茶园各具特色。

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很大优势。湄江镇是黔北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茶乡”。粮食、茶叶所占比重大。全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位于湄江镇境内。全国著名茶叶专业村“核桃坝村”拥有优质茶园5000余亩,主要产品老茶农牌“核伦春茶”闻名国内外。电力资源充裕,有110kv变电站一座,高、低线路辐射全镇,有富余电量1.2亿度。乡镇企业较为发达。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6家。涉及机械、食品加工、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等产业。

西部大开发以来,湄江镇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自愿、平等、互利、互效”为前提,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为基础,以真诚合作、相互支持为准则,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系,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