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宗临
人物简介
阎宗临,著名历史学家。1925年赴法留学,1936年获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赴难,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广西大学,1948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解放后,应张友渔、赵宗复之邀,回到故乡,任山西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他通晓法文、拉丁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史、中西交通史、山西地方史。他在国学西学两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堪称中西会通的老一辈史学家。阎宗临和鲁迅、梁漱溟、王重民、向达等先生交情深厚,互相切磋。他还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罗曼?罗兰亲自为他撰写了中文本的序言,惜抗战爆发后,毁于战火。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是作者的世界古代史课程讲稿及相关专题研究成果结集,由其子阎守诚编辑。该书包括“希腊罗马史稿”、“世界古代史讲稿”和“论文”三个部分,仔细追溯了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各民族生活、政治及思想文化的源头,并描述其初期演进。由于作者的学习背景和研究兴趣,该书还较多地涉及了古代中西交流的内容。
人物生平
阎宗临(1904--1978),字琮琳,又名已然,晚年自号铁牛老人。五台县中庄村人,为著名教授和历史学家。七岁入本村小学,后入县立第三高小。幼时每冬课余,常为家中背炭背水,双脚冻裂只能用山药粉糊于伤处止痛。高小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本村小学任教一年,又投考河边川至中学。将近毕业,因参加反对校长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在乔松岩老师帮助下,转学崞县中学。1924年夏毕业后,携老师资助旅费十元赴京,时值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办“重华书院”,他去应试,以第一名录取。同肘报考朝阳大学。因梁所讲内容为儒学佛学,他觉得格格不入。正好又被朝大录取,遂回北京上学。是年参,他认识了鲁迅先生,他曾就青年读书等问题请教鲁迅先生,深得教诲,奠定了向西方学习的志愿,蓝增强了他对文学的爱好。曾创作散文集《夜烟》、中篇小说《大雾》等,反映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和憧憬。
由于生活困难,阎宗临在朝阳大学无法坚持读书,经人介绍,到《国风报》任校对,结识了留法勤工俭学返国学生华林。经华林介绍,景梅九给他筹借旅费,他于1925年12月初乘船抵马赛,转巴黎,白天作零工,晚上进夜校,补习法文。1927年迁居里昂,适遇同乡忻县石光彦,经介绍入里昂人造丝杜此兹工厂做工。不久,因工作勤奋提升为实验室助理员。并节衣缩食,积蓄存款,准备继续深造。1929年参,经该厂工程师来但介绍,考入有奖学金的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专攻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1933年得硕士学位,并被该校教育学院校长岱梧氏聘为中国文化讲座讲师。1933年9月利用休假回国探亲,蓝在中法大学讲课。1 934年秋,返伏利堡大学讲授中国近代思想史。1 93 6年,写完博士论文《杜赫德之研究》,经瑞士伏利堡国立大学鉴定考核,获得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阎宗临治学勤奋、谨严。写论文时,为寻找资料,需查阅梵蒂罔教会档案,曾由瑞士到罗马,往返七次。为查阅剑桥大学的特藏,曾不辞辛苦渡海访问剑桥,对自己论文中每一条资料都进行了核对。他虽在欧洲生活了十三年之久,却仅看过三次电影。在西欧跳舞风气极盛的环境中,他从未涉足于舞厅,却刻苦研习拉丁文,并获得优巽成绩。1 929年,阎宗临访问了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并翻译其著作《米开明琪罗传》。罗曼·罗兰亲自撰写了中译本序言。
1937年,阎宗临在瑞士与梁佩云女士结婚。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教授报国心切,毅然辞掉伏利堡大学的职务,放下热爱的研究工作,离开风光绮丽的瑞士,携眷返国。首先急切地回到家乡探视。1937年8月,经当时任山西大学英文系主任的徐士瑚教授介绍,担任了学院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因日机轰炸,文学院迁往运城二中,他随往授课。1937年12月,山西大学奉省府令解散后,他携眷至汉口参加了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讲授近代史。1938年底,应广西大学聘请,讲授《世界通史》。在此期间,写成《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欧洲文化史论要》,分别出版。书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苏联十月革命和列宁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列宁是一位天才的领导者,他能把握住俄国问题的核心”。十月革命“最标特之巽的是解决了经济与社会的问题”。表现了阎宗临在白色恐怖的蒋管区,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
1943年_7月,阎宗临应教育学家林励儒的邀请,转赴桂林师院任教,讲授《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1946年7月,山西大--学从陕西宜川县迂回太原后,他曾应校长徐士瑚之聘为山大文学院院,后因交通阻隔未能返省,是年8月,应中山大学之聘,讲授《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希腊罗马专题研究》等课程。1948年至1950年兼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和历史研究所主任。3950,应山西大学副校长赵宗复邀请,回山西任教。先后任山西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山西大学研究部主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并先后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山西省人民代表,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
十年动乱中,阎宗临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和迫害,以至产生多种疾病,形成偏瘫,队床不起。但他襟怀宽广,对所蒙受的冤屈,从不计较,而是仍然关心着史学领域中的建设和斗争。请托友人从法国寄回资料,进行翻译。并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自慰,自号铁牛老人。自题诗云: “史业今生未许休,病床长欲写春秋。残阳愿照非州土,俯首甘为孺子牛。”
1978年lo月5日,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终年75岁。
阎宗临一生热爱党和国家,热爱历史科学和教育工作。1965年即提出入党申请,逝世后,党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表现,经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批准,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