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觥

一.汉字1.基本简介:

汉语拼音:gōng

部首:角,部外笔画:6,总笔画:13

五笔:86&98:QEIQ仓颉:NBFMU

笔顺编号:3535112243135四角号码:2921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9E5

2.基本解释:

gōngㄍㄨㄥˉ

◎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 大,丰盛:~羊(大羊)。~船。~饭。

【名词,象形字】大,丰盛〖sumptuous〗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刚直、壮健的样子〖uprightandoutspoken〗关中觥觥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基本式样有:

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二.青铜器文物1.折觥 (图)

觥

西周 高28·7厘米

1976佳陕西扶风出土。长方形腹,有盖,盖前端做成兽头,刻有铭文,内容是:周代某王十九年命做册折给相侯赐赠望土,并赏赐给折奴隶和青铜,折因受荣宠,而为父乙做器。该器造型稳重,装饰富丽,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2.龙纹觥

商后期 长24·1厘米

1959赁山西石楼花庄出土。此觥首部作龙头状,上铸双角;龙口有齿,其间隙可作注酒之用,独显其妙。龙背作盖,上有纽状捉手,下承方形圈足。整器呈牛角状,造型奇特,为商代著名青铜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