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档案局
南平市档案局(馆)是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政府的直属机构。南平市档案馆成立于1963年3月,南平市档案局成立于1959年3月,1981年起实行局馆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现有编制15人,局馆人员统一使用。
南平市档案局主管全区档案事业,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档案法》并进行执法检查与监督,对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档案工作和各级各类档案馆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和专业职称评定,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1991年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单位。1996年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评为“先进集体”。
南平市档案馆是保存和管理南平市(即原南平地区)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门类、不同载体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七·五”、“八·五”期间被评为省一级馆,“九·五”期间被评为省二级馆。
馆藏介绍
--------------------------------------------------------------------------------
南平市档案馆建筑面积1287平方米,库房在原建阳地区行署大院内,设有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资料室、洗相室等。档案馆现有馆藏资料和档案67341卷(册)其中档案48919卷。排架长度772米,分为109个全宗管理。馆藏档案分为两部分:一是建国前(民国档案)748卷;二是建国后南平市(含原南平地区)直属单位的文书,以及科技、会计、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山林普查等档案。目前馆藏珍贵档案有:中央、省领导在我市(区)视察、考察等活动中形成的照片,著名画家齐白石,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的字画等档案。
为更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利用馆藏资料开发编研工作或与有关部门合编的编研成果有5种,主要有:《闽北党史文献》、《闽、赣苏区文件资料汇编》、《中共建阳地区组织史资料》、《中共建阳地委、行署大事记》(1986—1987年卷)、《南平地区建国四十年大事记》等。
档案馆编有多种检索工具便于利用查找档案,并编有《南平市档案馆指南》。根据《档案法》的规定,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建国前8个全宗、655卷,建国后71个全宗、9780卷,每年提供档案1000余卷次。目前,本馆正加快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这将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市档案工作走向社会,服务大众,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服务。
查档服务指南
--------------------------------------------------------------------------------
利用档案需持单位介绍信(利用党内文件,须持党员介绍信),证明利用者和利用档案的目的、内容、范围。向本馆移交,捐赠或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
开放档案
--------------------------------------------------------------------------------
1、大陆公民持有身份证或工作证、介绍信、可直接到本馆利用。
2、台、港、澳同胞和华侨为查取本人及其亲属历史证明,可持本人回乡证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直接到本馆利用。利用其他开放档案须经大陆邀请单位或接待单位的介绍信,提前30天向本馆提出申请,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利用档案的目的与范围和其他情况,外国组织和个人的利用手续按《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办理。
3、凡须大量利用档案编史修志或进行专题研究,应事先将上级下达或批准的文件抄送档案馆,由档案馆计划地提供利用。
查档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