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凤莲老师简介:

王凤莲,1944年生。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天资聪慧。16岁进新民京剧团(后并入上海京剧院)深受各前辈艺术家悉心指导,戏路较广,曾主演全本《金玉奴》、《秦香莲》、《四郎探母》等传统名剧。

1981年拜程砚秋弟子王吟秋为师,经师亲授并演出了全本《锁麟囊》、《六月雪》、《珠痕记》及程派《三堂会审》等程派名剧。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凤莲老师为人谦逊、随和、低调,退休以后就一直照顾和支持徐明贤老师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直到明贤老师患癌症去世,她又全身心的为外孙女操劳,为培养下一代尽心竭力。如今外孙女已经长大,在一班老伙伴的力邀下,她再度粉墨登场,参加前不久由上海德邻文化艺术团主办的著名京剧老演员“千岁专场”演出,她的演唱表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让观众领略了原汁原味的程派演唱和表演艺术,给当今京剧舞台上的程派演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一抹靓丽色彩。

1981年王凤莲老师拜师程派名家王吟秋先生

革命烈士

王凤莲,又名王风季,学各王育绮,保亭县保城镇什聘村人。生于一九二六年,小时,她曾在本村小学读书。

一九三九年,王凤莲看到了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恶行为,又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出生入死,为国为民的光辉形象,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她从小要树立起革命的思想。一九四○年,年方十四岁的王凤莲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了革命工作,投身抗日救国洪流,同年底,党组织送她到琼崖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当随军工作人员。从此,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一九四二年,琼崖纵队第三支队为了摆脱日寇的“围剿”和国民党顽匪的围追堵截,决定撤离白沙县转移到六连岭坚持武装斗争,同时也使部队得到暂时的休整。但支队两次派出去从儋县寻找空围路线的交通员均告失败,使部队迟迟未能脱离险境。在紧要关头,组织上考虑到王凤莲是个黎族姑娘,对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比较熟悉,寻找突围路线及联络比较方便,便决定派她和季贞同志从南面(乐东县方向)寻找新的交通突围

交线。王凤莲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艰险的任务。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层层设卡,节节封锁,关卡和封锁线戒备森严,可王凤莲对此没有丝毫畏惧,背起干粮,日夜兼程。她爬山涉水,机智地绕过敌人十多个关卡。但当她到达保亭县罗葵村找黎胞问路时,却被国民党顽匪包围,不幸被捕。

她被捕后,国民党顽匪见她年纪小,先是采取哄诱的手段,企图从她的口里陶出一点关于我党、我军的情报,但是不论敌人如何哄诱,她都咬紧牙关。敌人此计不成,恼羞成怒,对这位年轻的革命女战士施用了严刑拷打。王凤莲挺直腰板、用她那瘦小的身躯顶住敌人对待野兽般酷刑。尽管敌人用尽了一切手段摧残和折磨,但是他们得到的只是“不知道”三个字。最后这位芳龄十六岁的琼崖纵队女战士,在敌人的刀枪下英勇就义了。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王凤莲

王凤莲,女,学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泰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种手术操作,如各种方式的剖宫产;卵巢、子宫良性肿瘤的剔除或切除术;恶性肿瘤的根治术等。手术操作规范、细致,出血少、恢复快,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对顽固性宫血、不孕症等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良好的疗效。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数千例无并发症及差错事故。近年来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妇产科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多项奖励,并多次获得地市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