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八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永川市位于重庆市西部,幅员面积1575.68平方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成渝高速公路穿城北而过,是成渝两市交通之要冲,东距重庆63公里,西距成都276公里,南达泸州70公里,北至大足石刻50公里,是三峡-重庆-大足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城市。

永川八景是指永川古八景:

【三河汇碧】永昌镇南郊龙门堤处(今名三岔河),是永川河与 溪河(今东门河)、文曲河(今玉屏河)的汇合点。三河汇流,形如篆文"永"字,秀水碧波,犹如一幅天然字画,因名"三河汇碧"。

【桂山秋月】桂山,又名桂子山,在永昌镇北箕山上,其旁支曰北山。相传此山多桂树,四时清秀。每当秋天月夜,浓郁丹桂,花色灿灿,树影珊珊,芬芳四溢,妩媚迷人,因名"桂山秋月"。有好事者在此曾立碑,"桂山钟秀"4字,后人称之为仙花山。

【竹溪夜雨】县城南30里双凤场(今双竹乡)外3里外,有小溪名大竹溪,细竹繁茂,丛生夹岸,姿态婆娑,怪石峥嵘,景极幽丽,即或无霜露之晨竹上亦有雨滴痕迹,因名"竹溪夜雨"。下游有1岩,好像狮子口,口中有古石刻,后因塑观音像,刮去大半,剩下的已不可辩识。

【铁岭夏莲】铁岭乃铁山,在县城东15里,其山石色如铁。山上有场名茶店。据传,明惠文帝过此,曾在此休息饮茶,因明茶店。场西大路边有石碑刻"铁岭山",每字大约3尺见方,系明嘉靖年间巡案、天津人李钦书,至今尤存。铁岭纵横10余里,中名铁山坪,风景优美。附近尤莲池坝。池中实无莲,惟多石孔,与莲相似,十分美丽,因名"铁岭夏莲"。

【八角攒青】永昌镇南15里有八角山,后起一峰,攒簇如画,青霭隆然,因名八角攒青。山上有古庙名八角寺,寺中只有17尊罗汉。相传罗汉自井中汲出,汲至第十八尊时,汲者一笑,遂坠井,不能复汲。寺创于宁,盛于元明,几经兵燹,颓毁已甚。清代永川知县萧何得重修,有碑记之。山高,可远跳县城,风景秀丽。

【松百尺寸】在永昌镇西南昌里(今永泸乡)石松坪,有松化石。石上有松状纹。石长三五尺不等者百节,大的有两人合抱,因名"石松百尺"。清乾隆《永川县志》载:"旧有峰如松,高可十丈,坪因以名,一日震雷碎之,分裂江泸间,其址尚存。俗呼雷烧松,杜工部诗所谓:'万年松化石'即此。"今永川县文化馆内存有石松化石。

【圣水双清】县南五间乡西南8里,有圣水寺。此地溪水环抱,竹木苍翠,景色宜人。寺内原藏有明代洪武年间所颁佛经,后运藏于县城僧会寺,并有铜佛尊。后佛经与铜佛均散失。寺后横卧1石,高迄屋梁,宽慰丈余,长远丈。石上有两孔,如碗口大小,深不可测。水清澈,久旱不干,因名"圣水双清"。岩下有古洞,深10余步,壁上刻有佛像,或坐或立,刻工精湛,极为美观。

【龙洞朝霞】县西英山(又名阴山)上有一洞,下有灵湫(水潭)。相传,龙居其中,故名龙洞,又名英山洞。泉水淙淙,每当旭日东升,烟雾蒸腾,灿如霞漪,因名"龙洞朝霞"。附近有干龙洞,亦高广幽深。明代永川教谕诸华、永川知县张时照及清代永川诗人李天英、凌冲霄等均有题咏。今已将水龙洞与干龙洞连通,拟辟为新的旅景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