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光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樊光春,男,1952年3月21日出生,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院道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三秦道教》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从1979年起从事地方史志编修和研究工作,先后主编出版《紫阳县志》、《紫阳茶业志》、《渭南地区志.方言编》《西安市志.人口志》等专著,发表地方志研究的学术论文50余篇。

1988年转入宗教研究,研究重点为区域道教历史与现状。已出版专著:

独著《凤凰山擂鼓台》、《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陕西道教两千年》、《长安道教与道观>>;

合著《中国道教宫观文化》《丘处机与龙门洞》《大慈恩寺志》。

编著《道衍全真》《道学寻真》两部学术论文集,其中《道学寻真》被译为韩文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陕西新发现道教金石》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宫观生态论》发表于《宗教学研究》,《当代陕西北部地区民间道教信仰调查》发表于《道家文化研究》,《上善若水——任法融道长印象》发表于《中国民族报》。

先后多次出席全国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于2002年8月与韩国世界金仙学会合作举办中韩日道教学术发表会,2002年11月应邀赴马来西亚讲授中国道教文化,2004年4月赴新加坡参加道教节并被聘请为新加坡道教学院荣誉教授,2004年6月赴韩国高丽大学讲学,2004年9月赴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主持海峡两岸纪念老子楼观授经学术报告会(西安),2005年10月再度赴韩国高丽大学演讲,2006年6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参加《20世纪中国道教的传统与变革》国际研讨会。

在论著中提出的新观点有:(1)道教创立于西汉时期,黄老道是道教的最早组织形态,《天官历包元太平经》是道教最早的经典,长安地区是道教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地区;(2)建立在老子思想和道教神仙信仰基础上的道教生态思想以道教宫观为载体,成为中国古代生态建设的重要样式;(3)对道教历史和现状研究要十分注重田野调查。

获奖情况:

专著《紫阳县志》获陕西省政府三等奖(1994)

《紫阳茶业志》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二等奖(1988)

《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获陕西省政府三等奖(2001)和中国道教研究优秀著作奖(2000)、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二等奖(1999)

论文《地方志与现代科学》获陕西省优秀方志论文二等奖(1992)

《论陕西历史文化名城道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获陕西省政协二等奖(2001)

另外,1990年被评选为陕西省新编地方志先进工作者;2003年6月被评选为陕西省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