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基本情况

姓名:唐嘉荣 性别:女 职称: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语言学、哲学、文化学

供职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现任职务: 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吉祥》杂志编辑;

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工作简历:先后在丽江师范附属实验学校、红河学院任教,现在云南省社科院哲学所从事科研工作。

二、科研成果:

一著作:

1、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现代汉语新编》撰写第二章《现代汉语文字》。

2、《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2004-2005》撰写《云南文化改革发展年度研究述评》一章。

3、《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2005-2006》撰写《消费心理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一章。

4、《云南小康建设丛书》撰写第三章《云南文化建设现状》、第四章《云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2005.9。

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解析——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启示录》2005.6。

二论文:

1、《中国电影的重心》刊于《红河州影协论文集》1986.10.

2、《凛冽·凄切·惨淡——关于〈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历》发表于《蒙自师专学报》1989.6。

3、《〈悲惨世界〉与〈呼啸山庄〉的美学机制比较》发表于《蒙自师专学报》1990.9。

4、《人与猫狗·无形与残酷——论〈大红灯笼高高挂〉揭示的“法”》发表于《蒙自师专学报》1993.12。

5、《李商隐<锦瑟>诗的审美论析》发表于《学习与探索》95.6。

6、《北京服务行业用语中的“啊”》发表于《学术研究》96.6

7、《李商隐<锦瑟>诗的审美论析》编入《现代论文选》1997。

8、《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见红河州教育委员会“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简报1998.6。

9、《足球之战实乃文化交锋》发表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10、《蒙自,绿春读音异变所体现的汉语语音的演变规律》发表于《学术探索》2001.3。

11、《永胜方言中uen韵的产生及理论探讨》发表于《蒙自师专学报》2001.3。

12、《高等教育与人脑的对抗》发表于《中国教学纵横杂志》2002.7。

13、《左右脑的均衡开发与人的全面发展》发表于《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2002.8。

14、《纯真人性的展现与实证》发表于《学术探索》2003.5。

15、《数学符号与艺术符号在教学中的契合》发表于《教育探索》2003.11。

16、《论国产影视作品与好莱坞电影的符号与表达》发表于《红河学院学报》2004.1。

17、《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左右脑连通训练法(一)》(诗歌案例)发表于《中国教育改革》(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教育类核心期刊)2004.2。

18、《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左右脑连通训练法(二)》(小说案例)发表于《中国教育改革》(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教育类核心期刊)2004.2。

19、《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左右脑连通训练法(三)》(散文案例)发表于《中国教育改革》(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教育类核心期刊)2004.2。

20、《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左右脑连同诗歌训练法案例》发表于《课堂与教材教学研究》2004.2。

21、《实实在在抓教育认认真真搞扫盲——宁蒗彝族自治县扫盲工作实纪》发表于《丽江日报》2004.9。

22、《邓小平是“以人为本” 的先行者》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04.12。

23、《北海行》发表于《广西日报》2004.12。

24、《哲学与生活专栏——〈有序与无序〉》发表于《云南日报》2005.1.31。

25、《哲学与生活专栏——〈学会给予〉》发表于《云南日报》2005.2.7。

26、《〈笑傲江湖〉与〈可望〉〈过把瘾就死〉的意向与符号》发表于《曲靖师院学报》2005.2。

27、《迅速行动真抓实干——丽江教育改革与发展初见成效》发表于《丽江日报》2005.6。

28、《教育公平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发表于《社会主义论坛》2005.6。

29、《汉语符号系统所传达的道德判断考释》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06.6。

30、《论中西文人话语的境遇》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1、《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施教育公平》发表于《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讨论会专辑》2006.8。

三课题:

1、云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左右脑的均衡开发与人的全面发展》2002.9-2005.4。

2、昆明西山区政府委托课题《中国昆明螺蛳弯发展报告》2004

3、云南省文产办课题《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

4、中共水富县委宣传部委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课题《水富县域文化发展规划研究》2005.12。

5、中共安宁市委人事局课题《安宁“十一五”人才规划》2005.9。

6、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2003-2004》2004.9。

7、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2004-2005》2005.11。

8、国家西部课题《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问题研究》2005-2006。

三、获奖情况:

1、《蒙自绿春读音异变所体现的汉语语音演变规律》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2.4。

2、《高等教育与人脑的对抗》获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21 世纪云南教育论坛》(2003年版)“当代云南教育论文大系”一等奖2003.2。

3、《李商隐<锦瑟>诗的审美论析》获红河州第二届社科优秀论文三等奖,1997.3。

4、《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获红河州教育委员会“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三等奖1998.6

5、《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开发学生的大脑机能》获中国教育改革编辑部优秀论文奖 2004.2。

6、《左右脑的均衡开发与人的全面发展》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国际优秀论文奖 2003.1。

7、《消费心理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荣获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优等奖2005 .12。

8、《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施教育公平》在“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讨论会” 获入选证书2006.7。

9、《重逢》获红河州作家协会佳作奖,1997.5。

10、获得“骨干教师”称号1995。

11、“优秀教师”1996。

12、“优秀党员”199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