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军
胡长军,1963年1月生,河北沧县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任职: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院长。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IEEE Computer国际杂志特约审稿人;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专家组成员。
教育经历:
1980年毕业于河北沧县中学。1993年2月在中国石油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4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领域:
新并行模型及并行编译系统
新一代系统软件
数据工程与软件工程
计算网格与数据网格技术
背景资料:
在领域数据工程与软件工程研究领域中,提出了通过领域数据模型和构件设计、操作规范化实现领域软件协同工作和数据共享的技术路线,推动并领导实施了石油对象公共数据模型规范、石油软件互操作规范的制定。设计实现了一个石油软件网络协同计算平台。曾任石油软件集成专家组成员、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总体设计组成员。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中石化项目《测井数据服务器》等。
在大规模科学计算与并行编译研究领域已经进行了近7年的工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次)、博士后基金、863等资助。提出了多范例、多粒度并行计算模型及其一套并行编译与优化技术。提出并实验求证了合理确定并行范例和并行粒度是提高网络计算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的观点,参照典型规范HPF和OpenMP,定义了一套面向网络计算平台的多范例、多粒度并行程序接口规范,设计实现了编译系统。成果已应用于高精度油藏数值模拟、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等大规模计算系统的并行化实践中。目前正在致力于利用SMP-Cluster体系结构和网络存储的新特点,进行核外、非规则计算问题的研究。
获得荣誉:
获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3项。
主要论文列表:
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被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