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行旅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秋山行旅图
刘松年《秋山行旅图》

刘松年《秋山行旅图》【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南宋

【文物原属】刘松年绘

【文物现状】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简介】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南宋四家喜用大小斧劈皴,加以渲染,发展了水墨淋漓的特点。因为刘松年画树石间接从李唐吸收了北宋人钩斫皴点笔意,较之马远、夏土,显得厚实严谨,不那么纵放。特别是这一图卷,结合界画楼台、桥梁构筑,不宜以疏放之笔出之。此图绘秋天的山林间,行人骑驴向小桥走近,像是倦游归来的样子,一派闲情逸趣,不减文珍雅致。

仇英《秋山行旅图》

秋山行旅图
仇英《秋山行旅图》

【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仇英绘

【文物现状】私人收藏

【简介】

立轴,设色、绢本。

钤印:仇英实父(半印)、仇英之印(半印)

题识:仇英。

鉴藏印: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棠村审定、蕉林、天泉阁秘籍印,另二印残,未辨 吴湖帆(1894-1968)边跋:明仇实父仿刘松年利涉图真迹。真定梁清标旧物,后归高宗内府所藏。海昌许氏天泉阁秘籍。丙子(1936年)四月,吴湖帆题。 钤印:湖帆私印 签条:明仇实父秋山行旅图神品。海昌许氏天泉阁秘籍。壬申秋日,松窗题。

蓝瑛《秋山行旅图》

秋山行旅图
蓝瑛《秋山行旅图》

【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清(公元1656年)

【文物原属】蓝瑛绘

【文物现状】现藏天津艺林阁

【简介】

绢本、设色,纵186.5、横69厘米。

蓝瑛(1585年~1664年)字田叔。钱塘人(今杭州)。善画山水,有“浙派殿军”之称。此画远山耸峙,树木苍劲,红叶明丽,野桥曲径,桥上一老者骑驴款款而过,气候有荷物及策仗者相随。构图气势雄伟,笔势雅健清逸,为蓝氏刻意之作。图作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时年七十二岁。

李寅秋山行旅图》

秋山行旅图
李寅《秋山行旅图》

【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李寅绘,立轴,绢本,设色画,尺幅:189.6 x 97.5 公分。

这幅画依其题识,取材於北宋郭熙的画意。郭熙的画中常见长松巨木,溪壑深谷,峰峦耸峻和烟云变灭的景色,这幅画也有这些特色,不过李寅将郭熙的画法变成固定的模式,山石卷动扭曲,岩石表面凹凸不平,形状十分奇特。其间点缀牛车,驿站和赶路的行人,使画面显得热闹生动。

本幅为黄君璧先生捐赠。

成扇《秋山行旅图》

秋山行旅图
成扇《秋山行旅图》

【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1923年

【文物原属】姚华、朱益藩绘

【文物现状】不详

【简介】

纸本,设色,成扇,18×51cm。

款识:1. 秋山行旅。癸亥双十节,布宪袍民写为泳春老同年雅属,姚华茫父。

2. 为朱益藩书法。

钤印:姚华之印 定园

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图》

秋山行旅图
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图

【名称】秋山行旅图

【类别】书画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唐棣作,本幅 151.9x103.7公分,

唐棣(约西元一二八七—一三五五年),字子华。浙江吴兴人。善画山水,师郭熙,得其苍润蓊郁之趣。 画寒林野店,涧石曲径,缀以行旅数人。峰峦高耸,古寺隐现山间。本幅采主峰中立之构图,山石以卷云皴画出,枯枝则运以蟹爪笔,山石灵动,枯枝劲挺,皆从郭熙笔法而来。全幅染多於皴,山石秀润,烟岚飘渺,气氛安适恬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