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镇

黄骅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黄骅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它东临渤海,西界沧州,南靠山东,北倚津京,面积120.7平方千米,总耕地62563亩,人口33075人,辖39个行政村。黄骅镇北距天津100千米。205国道和307国道纵横过境,沧港铁路东西过境。
沿革 1956年成立公社,1989年改黄骅镇。1997年,面积184.8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楼东、楼西、东十街、后街、关帝庙、大街北、财神庙、前场、后场、后苗、坑东、坑西、沈庄、方庄、马庄、新立村、卞孙村、羊一村、羊二村、羊三村、羊四村、三虎庄、刘皮庄、辛庄、王庄子、大杨村、小杨村、张仁村、大仁村、后店子、刘谋庄、郑仁村、前沙洼、后沙洼、前苗、东孙、张孙、赵孙、魏孙、刘常庄、于常庄、张常庄、东常庄、杨常庄、冲寺口等47个行政村。2002年,面积223.5平方千米,人口5.40万人,辖47个行政村。
黄骅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沧港准轨铁路,津盐205国道、歧太307国道、石港汽车专用线,正在兴建的朔黄铁路纵横镇境,全镇村村通公路,村村有电话,镇境内有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站各一座,8000门并网电话直拨国内外,该镇一九九三年投资9000万元兴建了占地150亩融经商、娱乐、加工、旅游、住宿于一体的“黄骅渤海贸易城”,现已吸引国内外客商80家。目前黄骅市第一家占地100亩,投资2200万元的大型建材市场正在兴建。近几年,村级投资1.4亿元兴建起65幢商业大楼(商厦),镇村二级沿路沿城兴建起海鲜、木材、蔬菜批发、服装批发等10大专业市场。
该镇已建立起模具加工、塑料制品、服装鞋帽、造纸、机械制造、针刺地毯、漆包线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以房地产、商贸娱乐、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经崛起,以粮食、油、果、菜、肉、蛋、甲鱼为主体“两高一优”农业体系日渐完善。
黄骅镇辖区2005年全镇GDP完成12.8亿元,占全市GDP的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0.28亿元,7.2亿元和5.32亿元,分别增长24%,36%和38%,财政收入完成9200万元,增长198%,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8%;全社会固资投入完成5.7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4680元,同比增长16%。已连续6年被评为沧州市明星乡镇,2004年沧州市乡镇综合排位列居第二。
近年来,黄骅镇立足"建经济发展首强乡镇、创平安和谐首善之区"的目标,确定了"从抓中间产业(即第二产业)入手,联三产带一产"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组织实施了"工业立镇、商贸活镇、特色强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镇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产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抓龙头、带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近年来,抓住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工作中做好培植农业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和调整结构的典型村、户入手,加快发展农业龙型经济,以典型、龙头的带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成了总投资1.2亿元的渤海良种,总投资超千万元的众宝果蔬、农发草业、忠义奶牛等四个龙头项目已建成投产。培植起来了楼西种养,孙村苜蓿,小杨村养牛,常庄冬小枣等四个种养专业小区。全镇冬小枣已发展到1.2万亩,其中百亩大方22个;食用菌大棚发展到94个,水产养殖水面2008亩,畜牧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20户,年收入超十万元的42家。
二产实现了扩量增质。按照"工业立镇 项目为纲"的总体要求,落实"西融东接"经济发展格局,重点推进了项目、园区和特色产业三位一体的工业经济发展。 建设了一批兴镇立镇的工业项目。按照"项目为纲,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西融"经济发展格局要求,依托位居市区,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近两年共引进开工建设超百万项目87个,其中超千万项目36个,超亿元项目6个。其中,全国一次性投入最大的总投资1.4亿元德富皮革和总投资2.5亿元的模具工业园已全面竣工,达产达效。模具工业园的建设投产,使我国北方最具规模的模具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已有200余家企业进行园区生产。全镇模具塑料产业总资产达4.5亿元,企业发展到260多家,其中资产超千万元的企业12家,年产值超4亿。总投资6.7亿元的鑫盛化工和投资3.5亿元的万通汽车工业城正在建设中;同时以总投资5.2亿元的新业石化为代表的前期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后劲十足。规划建设了东兴工业园。根据"西联"经济发展格局要求,制定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立足区域集中、投资集约、产业集群的方向,以建设全市最大工业基地和城市副中心为目标,规划了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东兴工业园。目前北区一纵三横主干道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共投入资金380万元,完成了南北主干道和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进园项目12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2个,超5千万项目2个,超千万项目8个,协议供地1700亩。
三产发展迅猛。按照"依托市区、做大三产"的总体思路,深挖第三产业发展潜力,突出做好"抓市、抓城",使三产实现了较快发展。近年来建成的总投资超亿元和3000万元的贸易城和建材市场,成为市区两大重点市场;镇村两级投入2.7亿元建成了以信誉楼商厦为代表的三产项目,信誉楼已发展成为津冀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大型商贸集团,其服务范围已发展到河北、山东、天津。近两年来,全镇共新开工超百万三产项目28 个,实现项目投入1.6亿元。截止目前镇域从事第三产业人员达1.8万人,2005年实现收入14.8亿元,占全镇总产值的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