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民和乡在宾县县城东北,南邻经建,东接宾安,西邻鸟河,北靠松花江和巴彦、木兰隔江相望。乡驻地工厂屯,距县城25公里。乡属11个村,57个自然屯,总面积166.6平方公里,有居民5 100余户,2.73万人,汉族占95.8%,其他为满族。

民和乡原名"猴石",因猴石山上有石猴得名。猴石山又名双龙山。1935年7月设猴石保,1938年撤销,1940年设猴石村,1946年1月改为猴石区。1948年3月与永利区合并为民和区。1949年6月改为第五区,同年10月改第六区。1956年3月,将第六区划分为城子乡、临江乡。1958年3月,又合并为民和乡。同年秋成立民和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民和乡。民和乡原驻地杨国森屯,1960年迁到西岗,建工厂多处,取名工厂屯。

全乡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丘陵岗地,北部多平原。地形是南北长,东西窄。双龙山位于民和乡东北端,主峰海拔188.9米。双龙山上,于1929年建有青莲寺,由北京慈善总会领导。寺内铜、石、泥佛像百余尊,每逢庙会,常有长春、沈阳、大连、北京等地香客朝拜。1947年庙宇拆毁,铜佛像供军工生产用。山下的莲花泡,夏日莲花竞放。海里浑河自西南入境,流经红光、五安、太和3个村,注入松花江。靠江南岸为草原,面积4 950亩。

宾县民和乡立千村被誉为“龙江人口文化第一村”。连日来,立千村结合巩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果,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勤劳致富、诚信友爱的意识。 记者在村里见到了四世同堂的刘景凤一家。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刘景凤无怨无悔地照顾丈夫的伯父30余年。当地的村民都说,要不是她,这个老爷子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刘景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下一代。儿媳刘小娣说,看到婆婆孝敬老人,我也要好好孝敬我的婆婆。 立千村村委会主任胡金宝介绍说,立千村在“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通过张贴宣传画,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向群众贯彻“八荣八耻”内容,并通过开展评选“十星文明户”活动,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现在,像刘景凤家这样的文明户,全村已占到了七成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