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 简介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月,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其前身为原山东社会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是该所成立最早的三大研究室之一。1980年12月,正式改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文英担任副所长并主持工作。1981年5月,王文英同志被正式任命为哲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2月,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正式改编为儒学研究所。1989年5月,韩民青被任命为哲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12月,郝立忠被聘任为哲学研究所所长。

二、 学科方向

目前,全所共有11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2人,2位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1位山东省优秀专家,1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文化哲学、信仰哲学。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院重点学科,也是本所全体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

三、 组织结构

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发展两个研究室。

四、主要成果介绍

1、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专著,郝立忠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375千字。《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0日学术版、《光明日报》2002年10月22日理论版、《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和《大众日报》2003年1月11日理论版发表了书讯,2003年《中国哲学年鉴》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发表了内容概要,《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新闻出版导刊》2003年第7期、《发展论坛》2003年第8期等发表了评论文章

这是一部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讨的著作,本书既反对把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作为评价标准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方法,也反对把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某一流派的观点作为评价标准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全新”方法,坚持从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入手,把握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各自的本质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对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解为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理解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精神,就是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

全书除了“导言”外,共11章,可分为3部分。

第1—3章为第1部分,探讨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缺陷:第1章传统形而上学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第2章西方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批判,第3章马克思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认为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的角度看,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就是从纯粹概念出发,依靠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体系,这是一种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西方哲学用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来反对形而上学,就很难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影响,必然落入传统形而上学的俗套当中。现代西方哲学在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之处,但仍然与传统形而上学属于同一哲学形态;后现代哲学在哲学形态方面接近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才实现了哲学形态上的真正的革命变革,才是与西方的传统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哲学形态。

第4-7章为第2部分,探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第4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第5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及原则要求,第6章划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标准,第7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地位。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是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可靠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根本对立主要的不是表现在哲学的“两个对子”上,而是表现在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上,表现在如何看待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没有实践评价,没有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前一些人用实践本体论、人本体论、社会关系本体论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从一个“最终”本体作为出发点,从而推演出一个绝对体系,而对如何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确很少顾及或是只停留在“词句”上,这仍然是在用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

第8-11章为第3部分,探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现实化、中国化和世界化问题:第8章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及其现实表现,第9章人民根本利益是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基本前提,第10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现实化,第11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和世界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为现实服务的哲学,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哲学。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角度看,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一种更为高级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在目的、性质、功能、对象、方法、内容等各方面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全面对立。这种对立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理论与实际是相统一的还是相分离的,是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相统一还是在思维中或在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基础上相统一。因此,人民利益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出发点,是检验真理与评价实践的共同标准,是规范理论和实践的最高标准,也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现实化、中国化和世界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久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弘扬与发展,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能坚持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方法,从“思想体”和本体出发,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从现实出发,研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反对“纯粹的理论家”、“纯粹的演说家”、“纯粹的实践家”,实现理论与实际统一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

2、《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

专著,郝立忠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290千字。

全书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11章,可分为3个部分。第1-4章为第一部分,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依次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和理论特征、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等基本理论问题。第5—8章为第二部分,探讨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巨大影响,如马克思对所在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及其对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影响等等。第9—11章为第三部分,面向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中国化和世界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和面临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原因与对策等问题。

作者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是解读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关键,是理解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最佳视角,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可靠标准。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和整个马克思理论,在理论形态上是一致的,是比局限于“纯粹思想的领域”、追求概念的更新和体系“完美”的传统形而上学更高一级的、截然不同的理论形态。而现当代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诘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传统形而上学作为唯一的理论形态和判定标准所致。从这个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创立的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是在同一个基本精神指导下凝结而成的有机整体。不论是马克思的哲学,还是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和实践,其基本精神都是相同的,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统一。马克思的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是按照这一基本精神去认识和解决所在时代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按照这一基本精神研究和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方法、途径和结论。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去认识和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最重要的也不应是“概念”和“体系”的与时俱进,而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途径和结论的与时俱进。那种仅仅局限于概念的更替和体系的翻新而不能回答现实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做法,是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难以有多大裨益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论文,郝立忠。发表于《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英文版2003年第3期摘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12期复印,并获2002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辩证法。它研究现实、反映现实、改造现实,是现实生活的灵魂和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以历史、实践为基础的真正的智慧学,而不仅仅是知识或科学;是在认识世界基础上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更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在研究目的、哲学本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全面对立。

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的哲学形态。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正确道路,决不能坚持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方法,从“思想体”和本体出发,而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抛弃脱离经验的纯粹概念体系,研究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哲学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在目的上,要坚持哲学为现实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方法上,要坚持以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反思对象;在功能上,要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成为人民群众实践的向导,捍卫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对象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是自然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确定研究对象和重点领域。否则,如果我们始终局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致力于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形形色色的哲学体系,不仅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反而会葬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4、从“两个对子”到“两大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

论文,作者郝立忠,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5期摘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12期复印。

文章认为:

在使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评价功能时,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世界”的层次上,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划分标准,更要在马克思提出的“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的层次上,把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这两大基本哲学形态的划分标准。

根据这一划分标准,迄今为止的一切哲学,都可以划归传统形而上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大哲学基本形态。其中,人类哲学史上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所有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以及各种“二元论”哲学,都同属于“传统形而上学”这一哲学基本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从纯粹概念出发,依靠逻辑推论建立绝对的体系。与传统形而上学这一基本哲学形态相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面向现实、面向人民大众,坚持理论与实际、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坚持理论和实际、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也只有唯物主义辩证法,才作为基本的哲学形态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

实现哲学基本问题表现形式的转换,抛弃用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评价哲学的落后模式,坚持把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形态的划分标准,对我们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在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以及本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明确两大基本哲学形态的根本区别和划分标准,才能彻底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5、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事业是一个过程

论文,孟庆仁,是《哲学研究》2000年第9期的首篇。本文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它的实现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文中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简明、深刻的总结。这也是对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的有力的论证。本文的发表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了较强的反响。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动因

论文,孟庆仁,载于《哲学研究》1997年第5期。本文着重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发展,提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普遍规律是原生的社会形态、次生的社会形态、原生的社会形态在新的基础上的复归,即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而不是所谓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在这一普遍规律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的动因即主要决定因素,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而是自然环境、人类自身生产、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依次更替。本文的发表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长达几年的讨论。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7、一个新历史观的足迹—唯物史观发展简史

著作,孟庆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出版。作为一本唯物史观发展史著作,本书打破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时代背景加著作解释、带有很大机械性的模式,着重考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及其一系列范畴、原理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和许多范畴、原理,书中都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见解。本书出版后有较大的社会反响。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科学世界观的历程

孟庆仁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史的专著。本书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由几个复合的层次构成,最高最抽象的层次是一般辩证法,其次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又分为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军事辩证法等,主观辩证法分为认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此外,还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综合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交叉,交互相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书就是以这样一个分层次的理论体系为逻辑框架,分阶段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本书获山东省第八次(1991,7——1992,6)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原始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探析

孟庆仁,论文,《哲学研究》1993年第4期。本文认为,在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并通过对原始社会不同阶段主要决定因素的变化的分析,说明了这一观点。本书通过大量的考古学和上古史学的材料的分析,说明在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大体上在蒙昧时代的初期,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蒙昧时代的中期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从蒙昧时代后期开始,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变为社会生产方式,并分析了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本文获山东省第九次(1992,7——1993,6)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获奖情况

1、郝立忠: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发表于《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获2002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郝立忠:论文《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唯一性》,发表于《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获199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从“两个对子”到“两大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发表于《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获2004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专著《宏观科技管理学》获第13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18家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第12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

3、郝立忠:专著《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获第20届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孟庆仁:《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事业是一个过程》,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孟庆仁:《现代唯物史观大纲》,专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其它获奖成果:

6、孟庆仁:《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动因》,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7、孟庆仁:《一个新历史观的足迹》,专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冯天策:《论信仰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获2002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六、重要学术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2002年6月9日与《哲学研究》编辑部在济南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3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发表了会议综述,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学术研讨会

2004年5月29日与《哲学研究》编辑部在济南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学术研讨会”,32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发表了会议综述,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会议主要研讨内容如下:

(1)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课题

山东哲学界一直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家认为,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实性与学术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针对现实,二是要针对自身,既要同现实进行对话,更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隐结构揭示出来,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独特范式是当务之急,这种独特范式是开放的,要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成就自己。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大问题,一是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的自我辩护。有的学者提出,经过了150多年的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新时代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进行理论创新,创新的主要注意力应该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去急于构造各种各样的新的体系。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是发掘和提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唯物史观创始人提出的,但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和概括以纳入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当中,或被后人忽视了的那些基本原理。二是纠正在唯物史观的发展过程中,被片面理解、曲解和误解了的基本原理,和被强加进去的错误内容。三是总结当代实践的丰富经验,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以崭新的内容发展唯物史观。四是批判当代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方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倾向,在批判中发展唯物史观。五是把历史辩证法进行到底。有的学者提出,哲学发展的本性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成为批判的武器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有的学者则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使命是“顾后”,就是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科学性的东西,有价值性的东西,形而上学的东西,在现时代要注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性、形而上学性的东西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也是新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学者提出,宗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和现代社会逐渐接轨,出现了宗教和科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人类需要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还需要宗教精神,这三种精神和谐发展,才能促使社会朝着真善美迈进。在现代社会,要注重进行三种教育,物质教育、人文教育和灵性教育,通过灵性教育,才能使人健康发展。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是从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上的颠倒。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因此,绝不能用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哲学观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去研究和解决最大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纯粹思想的领域”,从纯粹概念出发去建立绝对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学者提出,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并存、相互竞争中,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竞争战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蕴涵着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竞争战略。马克思的社会本原论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马克思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基本方向,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战斗旗帜。有的学者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当前,人们关注的是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处的地位有点边缘化,我们的时代更需要实证科学,哲学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既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也给不出一个正确地解决方案,这同哲学研究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实际相脱离有很大关系。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有着其活力,尤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性,对我们的现实的批判态度,可以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道德等领域拓展空间。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理论与实际统一,是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统一。这里的理论是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这里的实际,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中,实践是建立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因此,不仅要强调实践,还要明确为谁而实践,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评价社会主义改革和实践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观念之中,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解放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有的学者提出,中国哲学的语言可以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形式。有的学者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的反思和瞻望,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史的核心内容,《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过程是一个从有“个性”到无“个性”的“集体主义”的变奏,阶级斗争成为《共产党宣言》中国化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也被固定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聚焦点上。个体、个性消失了,而“集体”成为了唯一的准则。造成《共产党宣言》有失偏颇的原因可能和不同的“时阈差”相关。现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可以自由的选择、把握、决定支配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人的活动空间急剧扩大,接触和交流愈益丰富和多样化,偶然性机遇大量增加,因此,从偶然建立必然,从机遇把握生活,从能动创造未来,便有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可能。重新阅读《共产党宣言》,不再是无个性的集体主义,而是个体潜能的发掘,自由的培育;不再是阶级斗争当头,而是和平建设在先;回到转换性创造的传统延伸,而非让人格神信仰支配。这样,以人为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才能实现个体自由,推动时代前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理论创新研讨会暨零四年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哲学所所长会议

2004年9月18—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与曲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联合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理论创新研讨会暨零四年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哲学所所长会议”在山东曲阜和日照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哲学所所长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央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界深入贯彻中央三号文件的重要时期,在孔子故里召开这次会议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大家表示要充分利用这次会议召开的大好时机,理论联系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理论创新”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研讨。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这一问题上,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就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意义、原则及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意义,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对于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于迎击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劫难,都具有指导性意义,因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原则和方法。有的学者认为要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既离不开对马克思哲学著作的研读,也不能脱离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概括和把握,更不能局限于马克思所反对的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思维模式,为此,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坚持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地位;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脉相承;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是存在论,起点是实践。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实事求是,二是为人民服务。③ 哲学基本精神可以用马克思的话来概括,一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面向现实,以批判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为主旨;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己任;面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动态统一、与人民利益的动态统一。⑤ 历史实践性、历史主体性、历史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精神。⑥ 哲学基本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在此基础上,专家学者们主要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具体内涵、方法与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具体内涵。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主要包括概念创新、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从唯物史观理论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现代唯物史观的思想,认为现代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方面相互交叉、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其中,社会结构理论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社会发展理论是核心,人的发展理论既是归宿又是出发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大家一致认为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理念,必须抓住时代脉搏,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讲就是:既要根据新的实践需要重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其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又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并进行新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又要充分汲取和消化利用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中的合理思想资源;既要具备哲学思维必需的高度和深度,又要对当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成果进行哲学升华和提炼;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返本”与“开新”之间的关系。

有的学者还从“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行了哲学思考。认为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是“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和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哲学方法论原则是“三个代表”创新体系建构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挥是“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重要根据和理论基础,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是“三个代表”理论创新前提之哲学基础中的深层次本质内涵。

(3)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对此,有的学者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两大哲学形态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传统形而上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从现实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民族化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基本的实践形态和发展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理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和根本模式,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各大流派的逻辑尺度和科学标准,是鉴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停滞的马克思主义、极端的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和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有的学者则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史、流变史、发展史着重从形态上进行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建构反映当代特征和实践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既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有的学者则认为应用哲学不等于哲学的应用。

科学发展观作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和内容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但是,科学发展观内容的丰富性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必须超越和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基本命题。有的学者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观进行了思考,认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观主要分为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和现今三个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表明了人们的哲学思维已由线性思维转向了系统性思维,这一转变不仅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有的学者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认为消灭城乡对立和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与现时代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大意义,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批判资本主义,阐述他的扬弃异化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的思想,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仍然存在社会不公、腐败和两极分化问题,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一定会逐步消除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各种社会问题和障碍,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境地。有的学者从社会构成观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内容进行了探究,认为人与社会之间构成小社会关系,人与其他社会物种之间构成大社会关系,要改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关键是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树立人是世界的物种之一、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社会构成观,改变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其中特别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方式。

另外,会议还就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哲学的关系及有关的具体问题等展开了讨论。

期间,会议还召开了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哲学所所长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到会的各地方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科研以及工作情况,介绍了各自单位在科研和工作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从而为以后各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科研和工作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