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巷古镇
东汉建安十五年,张巷境内就有先民居住。至唐代(公元618—960年)已建立了凤池、后雷、老洲、桥头傅坊、水平垅尧家、下荣、老裴、屈家、下溪等村。至宋代(公元960—1270年)又发展了文家、范桥、罗家、梅花井等三十六个村。元宝庆元年(1312年)张巷街老圩建立。元至正二十一年(1316年)张巷白马寨圩建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张巷灌山又建立圩场。
自古以来,张巷这方热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张巷人民敦厚诚朴,勤劳智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体表现在:兴学重教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张巷各地私塾兴起,百户上下的村都设有私人学馆,有富贵人家一、二家请一位先生或几家联请一位先生,还有一村或联村请先生的,学馆分蒙馆和经馆。蒙馆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各种“杂字”,课业比较浅显。学生读完蒙馆后入经馆继续深造。经馆授《幼学琼林趴《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较深奥的书,并要习作’八股文’,作为应科举考试的准备。邵坊的“兴贤书院”、灌山的“龙山书院”、白马的“兰谷家塾”等都是较有名声的经馆。邵坊的“兴贤书院”又名文林家塾,占地约一亩,四周丈许高墙,中间建有两层楼房书塾,除正厅外上下共有书房十六问,供师生住宿和课读。灌山的龙山书院又称绿野别墅,地处灌山村龙溪头松山下,为处土熊正盛所建,“占地数亩,前后作大厅,中有楼房三间,两房有小室”。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立保甲制度,废科举兴保学。每保自筹经费设立二所学校。当时有张巷、灌山、白马三所完小,六十多所保学,在校学生1600多人。解放后,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镇有张巷、白马、灌山三所初级中学,开设46个班,教职工138人,学生近3000人。有一所中心小学和二十一所村完小,共设182班,教职工215人,学生7200余人。文人名士人才济济。
自古以来张巷产生了大量的科举人物,名人辈出。有记载的有:元代韵州学正熊垣,明代尚宝司卿杨应祥,江都知县熊明遂,刘世举敕封三王,熊梦虱、熊梦蛟均拜官守备。清代熊斋鹤,翰林庶古士,著有《西园辑存》,其大弟中鹤,楚雄同知;小弟宇鹤历任教谕,著有《焦园诗草》;熊履,善诗词,名噪一时,著有《也庄山文集》二十卷,《也担吟诗集》三十八卷;戴峨山,江右名进士、诰封明咸将军。清至民国初张巷籍名人还有进士、钦点主政杨祖兰,举人杨廷言,武进士杨金诰,潮州府同知熊元翼·,平谷县知县熊起鲲,宁岗知县杨宗汉,举人,串城县代县长熊际可,湖南辰州府同知熊懋奖,兵部职方司主事熊梦符等,他们无不是学有所成,名文相随。熊佛西,张巷灌山人,我国近代著名戏剧教育家、剧作家,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先后创作了《这是谁的错》、《一片爱国心》、《孙中山》、《铁笛》、《山水人物印象记》等四十多部话剧、长篇小说、散文集等,创办《文学创作》、《当代文艺》、《人民世纪》等刊物,并导演话剧《茶花女》等,出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他培养的戏剧工作者,遍布祖国各地。熊佛西光荣当选了第二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政协二、三、四届会议,并先后任上海市第一届文联理事,第二届文联副主席、上海剧协副主席。据《乡志》记载,解放后至1985年,在外工作的张巷籍的工程师、会计师、讲师、正付教授等专家学者有30多人,张巷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建设、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民间舞狮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传统节日、庙会;婚丧寿喜乃至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相继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文化不发达的过去尤为突出,有大众性的活动,也有群众组成的业余表演班子。这些文化活动主要有;(1)板凳戏,又名瞎子戏,嘭嘭戏,由重一2个或3—5个民间艺人组成,自拉自唱,内容有京剧中的折子戏、民间小调等。(2)花鼓班(三脚班),戏班有近20人,有简单导具和服装,演出的剧目有《卖花记趴《对药》、《南瓜记趴《飘带记》等,白马的“全福堂”花鼓班在民国后期驰名县内外,现在乡间仍有花鼓班表演。(3)哨呐调,分大嗽叭和小哨呐,民间每逢婚丧红白喜事,必请去奏乐,传统调子有·《满堂红》、《绣红鞋》、《孟姜女》等,现在也常演奏现代曲调《泉水叮咚响》、《十五的月亮》等。(4)十番锣鼓调,由胡琴、笛子、大钹、小钹、苏锣、当锣、喇叭、哨呐、皮鼓、木鼓等多种乐器组成,调子同哨呐调,但声音铿锵,节奏感强烈,十种乐器交响,十分优美动听,也常参与迎亲寿庆等仪式。(5)舞“狮子”,举龙灯(滚龙),跑“采龙船”、“蚌子精”、龙舟比赛等,都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参与者众,观者熙熙攘攘,盛况空前。(6)民间歌咏小调和各种民间歌谣。民间歌咏小调有《送郎》、《洛阳桥》、《五更里》等,这些小调有赞美爱情的,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也有慨叹悲惨命运的。还有本地山歌、打夯歌、上梁彩歌、哭丧,哭嫁等具有浓郁生活色彩的民间歇谣。(7)各种民间故事和传说。在文化教育闭塞的过去乃至五、六十年代,讲故事是乡间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常常是几个、十几个小孩围座在老爷爷身边,听老爷爷尽情诉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杨家将、薛仁贵、薛丁山以及各种民间传说《王百子》等等就这样在乡间广为流传,那英雄胆略、豪侠仗义,那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激起了多少少年奋发有为,励精图治。(8)方言俗谚。方言俗谚是人民群众的独特创造,是群众长期劳动实践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地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如称舅父为姆舅、舅母为姆亲,叫晚上为夜哩、太阳为日头。俗谚中有指导农事的农事谚,如“春争日,夏争时,只争早来不宜迟”,教人民要抓住季节;“头伏芝麻,二伏豆”、“七葱八蒜,九油十麦”是指导下种时间的;“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是教人们要勤耕作勤施肥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谚语,代代口语相传,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如“心中无疾病,不怕冷麻糍”、“井水不打不满边,不供爷娘无闲钱”,“忍得一时气,能解百日忧”等。
老年腰鼓队
各种特色文化争奇斗艳。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张巷人民在不同的领域创造了各种特色文化,主要有建筑文化、碑刻文化、宗教文化、节日文化、婚丧喜庆文化、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建筑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近80余幢古民居建筑和100处匾额;整个古建筑群规模较大,布局合理,保存比较完整和集中,具有典型的江西民居风格。建筑群内有大量的木雕石刻,兵车战马、飞禽走兽、花草树鸟无不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旨和历史文化价值,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碑刻文化除各种古建筑、寺庙的匾额外,主要有“文林家塾碑”,记述了文林家塾的建造历程;金山揭家的名人题匾,共八块,为民国梁启超、徐世昌、熊际可等名人所题。解放前,张巷地区有寺庙36处之多,其中桥头的钟城福地和张巷的天符庙等都较有名。钟城福地位于钟城山巅,海拔125米,庙堂巍峨,前后三进,分别为罗汉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各种菩萨千姿百态。每年正月庙会,各村举行游神、游灯活动,并伴有舞“狮子”、“滚龙”、“划龙船”等表演,看热闹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其中最壮观的数正月初八张巷圩“天符老爷”出庙游乡和正月十一灌山上社庙的“完猪上岭”场面。另外,每逢“太爷公公”“符爷爷公公”等庙神生日,善男信女会请来戏班会庆三天。在春节元宵、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小年、除夕、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和婚嫁、丧葬、寿庆、上梁、祭祀等活动中都有很多风俗讲究和文化活动。如婚嫁有“发庚帖、合八字、行聘礼、座房、迎亲、喝彩、拜堂、闹洞房、谢媒、下厨、回门”等过程。解放前,大多数劳苦大众受剥削受压迫,生活都很困难,但这也难不到心灵手巧的村妇们。她们平时节衣缩食,每逢年节或客人来也总能搞出百色花样来。如民间加工的传统食品就有米粉、麻糍、年糕、麦糕、花饼、米糖、豆酥糖、米花糖、炸薯条以及糯米酒、臭豆腐、盐菜、萝卜干等。元宵节,人们将米糕做成鸡、鸭、羊、猪、狗、兔等形状,涂上色彩敬神孝祖,那状物惟妙惟肖,惹人喜爱。张巷狗肉自古有名,远近闻名,在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到张巷不吃狗肉白到”之说,其炒、煮、蒸、焖等烹调技艺独特,技术高超,红烧狗肉、白切狗肉以其色泽光润,肉嫩清香不腻口而闻名。在张巷农村,不同的宴席安座上席都有严格的讲究,二、三个知己朋友碰杯也常来一套行酒令,表现出本地化的酒文化。在服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孩的穿.戴上。在五六十年代都能看到,一些小孩的羊角帽(有的还有银饰)、肚兜、风袍、鞋子上都有手工勾绣的各种精美图案,美轮美奂。张巷其他特色文化也很多,如农耕文化、剪纸文化等。
张巷的历史文化只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鲜艳的奇葩。从这朵奇葩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解放后,张巷人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去其糟粕,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与时齐进,各项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全面普及,广播电视基本普及,宽带开始进村,书籍报刊林林总总,可选性大;少有鼓号队,老有腰鼓队,每年“三八”、“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和国庆节、教师节都会举办各种文艺汇演;经常能听到本镇教师的论文获奖,本镇作者的文章见报等等。当然,我们有些传统文化仍局限于乡村,有的面临失传,有待深入挖掘,有的可进行产业开发,与经济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