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胜
陈文胜,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南经济报》专栏撰稿人,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华中科大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有14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做了大量关于乡村治理的社会调查。其中题为《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研究》的调查报告,得到了省委书记张春贤的高度重视,委托秘书专门打来电话进行询问,常务副省长肖捷和分管农业副省长杨泰波还分别对报告作了批示。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题为《一位前湖南乡镇党委书记的乡村债务调查报告》、《大公报》题为《湖南乡村债务重》、《湖南经济报》题为《放活乡镇的关键是民选乡镇政府》、《湘声报》题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做主还是政府做主》的长篇专访。在2006年,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学主办的“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全国人大到湖南进行的“农民权益保护立法的调研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乡镇改革研讨会”;应邀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乡村治理的学术报告、到省地震局中心学习组作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讲座、到中共中央党校作新农村建设的学术报告、到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培训班作乡村债务问题的专题讲座、到宁乡县大屯营乡作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分析报告、到浏阳市新农村建设1000人干部大会上作理论辅导报告。专著有《乡镇里真实三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7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中国三农学界的五种倾向》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研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陈文胜教授,男,1966年生,江西萍乡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及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和分析方法。他在1993年至2000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7年和1999年两次获奥地利OEAD奖学金赴奥地利访问工作,2000年至2002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访问工作。2003年加入到长沙理工大学岩土工程教研室,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过本科的土力学、基础工程、边坡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生的高等岩石力学等主干课程。完成或正进行国家 “八五”、“九五”攻关、国家攀登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三峡工程关键技术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三大检索论文近20篇。
陈文胜教授,男,籍贯湖南,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89年和1998年(硕博连读)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到深圳大学任教。2006年晋升为教授。
研究兴趣: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核方法、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科研成果: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SPIE Optical Engin-
eering》、《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
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
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Applicable Analysi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数学研究与评论》、《高校计算数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等本领域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会议等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同时被E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14篇。
科研项目: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873168)和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MML0604)各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10101013、70571059、60144001);参加香港RGC项目(RGC/HKBU211306)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105776)各一项。
女,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1年至1992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2005年,在南京鼓楼医院肿瘤内科进修。
曾担任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现任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务处处长,合肥市肿瘤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会员。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5年,在肿瘤规范化、标准化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热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雾化吸入化疗联合全身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小剂量抗血管生成化疗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肿瘤患者、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常规化疗的患者及复发耐药性难治性恶性肿瘤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在CN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